李跃勤为公众解读遇沉船、翻船事故时的应对办法

发布日期:2012-05-03    浏览次数:6

  省交通运输厅航务管理局监督长 李跃勤

  如何应对沉船、翻船事故?专家说,最好的办法是预防

  “自古以来川江流域滩险水急,一旦发生沉船、翻船事故,死亡率比较高。最好的办法就是乘船的全程都穿好救生服,这会大大增加生还的机会。”日前,省交通运输厅航务管理局监督长李跃勤为公众解读遇沉船、翻船事故时应对的办法。

  正确穿戴救生衣很重要

  2005年至2011年,我省共发生水上交通安全事故42件。由于沉船、翻船事故导致人员伤亡的占事故总件数一半以上。“把事后的应急处置转化为事前的预防是防止事故发生的最有效办法。”李跃勤认为。

  2007年,我省开始推行“水上救生衣行动”,要求在船舶开航前,乘客均应主动穿好救生衣或携带好救生浮具。2008年起,我省水上交通安全事故呈逐年下降趋势。

  “救生衣的正确穿戴也很重要,要将贴有反光标志的一面穿在外侧,然后依次栓紧颈部、胸部、腰部的缚带,穿妥后检查每一处是否缚牢,切记不能拴死结,避免发生意外不能及时解脱救生衣。”李跃勤同时表示,要了解船舶舱室结构,清楚逃离路线,不要在船舶航行时随意走动,不要随意进入驾驶室干扰驾驶人员,不要乱动船上物品(消防、救生设备等),不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上船。

  落水后尽量保持“HELP”姿势

  “发生事故后,不到万不得已不要轻易弃船。若弃船,要在驾驶员或船员引导下有秩序地尽快脱离船舱。”李跃勤表示,最关键的是要保持镇静,尽量远离下沉船舶,避免船舶因下沉形成的涡流吸力过大将人卷入水中。

  “不要抓扯、抱团其他落水人员或被落水人员缠身,不要轻易搭救同落水者。会游泳的人如果离岸较近、水势平缓则应采取自救,不会游泳或现场水域环境复杂的尽量保持“HELP”姿势(人在水中将两腿弯曲,尽量收拢于小腹下,两肘紧贴身旁夹紧,两臂交叉抱紧在救生衣胸前,仅有头部露出水面)或浮靠临近的漂浮物,采取集结形式浮于水面等待救助。”李跃勤给出中肯建议。

  “若顺水向下游漂流,要尽量绕开水中礁石和航行中的船舶。如果河道弯曲,应尽量向内弯处靠拢,通常那里较浅且水流速度较慢,在那里上岸或者等待救援最好。”关于落水后逃生的细节,李跃勤也一一注解。

  他表示,碰到船舶瞬间翻沉导致人员被覆盖的,要尽可能在船体与水面空隙较大位置等待救援,不要轻易解脱救生衣试图逃离船舱。

  “如果在冬季或者水温较低的情况下更要注意保持体温。当体温下降到35℃以下时,人就会患‘低温昏迷’;下降到31℃以下,人就会失去知觉;下降到28℃以下,会出现血管硬化;下降到24℃~26℃以下时,即发生死亡。”李跃勤强调。

  链接

  这些船不能坐

  超载的船舶不能坐。


  洪水及大雾等恶劣天气下运营的船舶不能坐。“三无”船舶不能坐。“三无”即无船舶证书,无船员证书,无船名牌。

  船上无消防救生设备或配备不足的船舶不能坐。

  沉船、翻船事故逃生案例

  在2008年广安市广安区“8·14”沉船事故中,当时事故船舶实载23人,其中21人获救。获救的21人在上船前及船舶航行过程中始终穿着救生衣。在事故发生,人员落水后,这21人通过自救和他救均得到有效救援。

分享到: 收藏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