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厅厅长彭宇行:开辟四川科技第二战场

发布日期:2011-12-29    浏览次数:7

  省科学技术厅厅长 彭宇行

  加强自主创新是我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跨越发展的核心内容。科技成果转化是自主创新的关键环节。“十二五”是四川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关键时期,必须更加依靠科技创新实现科学发展。

  科技创新需要全新的战略定位

  我省正大力实施技术创新工程试点,加快建设西部科技创新高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探索科技与经济结合新模式,这是我省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的主体工程,也是我省开辟科技战略新格局、支撑产业发展的中心任务。我们要大力实施自主创新的主体战略,对科技创新作全新战略定位,在继续加强科技研发的同时,把科技成果转化作为全省科技工作的“一号工程”,开辟四川科技“一手抓研发、一手抓转化”的战略新格局。

  科技成果转化要面向产业支撑

  到2015年,我省将实施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500项,建设重点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平台100家,实现技术交易40000项,带动实现产值12000亿元以上。

  更加注重创新产品开发。要以四川科技创新的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实施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和项目。

  更加注重配套技术集成。科技成果转化往往是一个系统工程,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的成功应用,往往受制于配套技术和环节,因此,需要在相关技术、材料、关键零部件、工艺技术等影响科技产业化的环节上下功夫。

  更加注重新兴产业培育。要从四川的科技优势和产业基础出发,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力量争取在最具优势的领域率先取得突破,形成一批市场前景好、竞争优势强、带动能力强的产业和产品。

  更加注重产业集群发展。要围绕重点基地抓成果转化,以成都、绵阳、自贡三个国家级高新区为龙头,依托攀枝花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泸州高性能液压件产业化基地、遂宁电子信息产业园区、广元先进电子产品及配套材料产业化基地等,抓紧建设一批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园区和基地,把高新区建设成为聚集创新资源、培育特色产业的重要基地,成为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互动发展的重要载体。

  科技成果转化要坚持市场导向

  科技资源网络中多种要素的组合,服务体系中多元主体的协同,需要“全链条贯通、全要素组合、全社会参与”。

  充分发挥企业在成果转化中的创新主体作用。引导企业从技术创新全过程出发,围绕产业链做好整体设计和科研布局。支持和鼓励由核心企业牵头、大中小企业参与、产学研用充分结合的科技研发机构,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的对接。

  充分发挥高校、院所在成果转化中的技术支撑作用。积极推进高校、院所改革,依托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根据重点产业振兴和战略性产业发展的需要,建设一批产业研究院等服务平台。

  充分发挥技术转移机构在成果转化中的中介服务作用。按照专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的方式,抓紧四川省技术转移中心建设,推进建设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机构和平台,充分发挥其作用,加强以科技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化推广服务体系建设,推进科技服务业向高端发展。

  科技成果转化需要协同创新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需要用战略思维、创新精神、机遇意识和大局观念革故鼎新,协同创新。

  产学研协同创新。通过完善市场导向机制、创新投入机制、利益分配机制和活力激励机制,凝聚创新要素,联结创新队伍,使企业获得创新技术、高校获得创新动力。

  部省市县协同创新。依托部省会商、厅市会商、国家创新型城市、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技术创新示范市县、科技进步市县等各类机制,建立不同级别、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联动机制,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形成以点带面的区域创新格局。

  行业部门协同创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要依据政府引导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原则,创新投入机制,广泛吸纳社会资金支持科技成果转化。需要建立经济财税、科技教育、国防军工等省级部门的互动机制,完善政策、投入、人才等多元化支持方式,集中支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真正构建大科技支撑大发展的科技成果转化整体推进格局。

分享到: 收藏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