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安全监管局,省属非煤矿山企业:
依据《国家安全监督管理总局关于非煤矿山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总管--[2015]91号)结合河北省实际情况,省局制定了《河北省尾矿库风险防控标准》,现印发你们,请结合本地、本单位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河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2016年3月5日
河北省尾矿库风险防控标准
一、目的及意义
为进一步加强对尾矿库安全监管,提高尾矿库安全监管的科学化水平,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依据《国家安全监督管理总局关于非煤矿山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总管--[2015]91号)结合河北省实际情况制定本标准。
二、基本原则
本标准坚持关注风险、突出重点,定性分析与定量评估相结合的原则,实现尾矿库安全监管的动态分级、差异监管。
三、适用范围
除坝高小于10m且库容小于10万m3的平地型尾矿库外,省内其它尾矿库(包括停产、停用、复产以及已闭库但未移交国土部门的尾矿库)均适用于本标准。
四、分级方法
(一)专家评估
充分发挥专家“会诊”的作用,将专家“会诊”的结果作为风险分级的重要参考依据。
(二)综合研判
综合评估企业固有风险、设备设施、安全管理、人员素质和安全业绩等方面的风险因素,结合安全生产标准评级和专家“会诊”结果,将企业尾矿库按照风险程度由低到高划分为 A、B、C、D 四个级别。
五、监管方法
(一)动态监管
各级安全监管部门应当根据企业尾矿库风险等级变化,及时调整其风险级别,实施动态化评估分级。对于发生致人死亡生产安全事故的尾矿库,应当立即将其调整为C级或D级;对于发生较大以上事故的尾矿库,应当立即将其调整为D级。企业安全生产条件有较大改善或整改完成后,应根据情况重新评估并确定其风险级别。
(二)差异化监管
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结合自身监管力量,针对不同风险级别的尾矿库企业制定科学合理的执法检查计划,在执法检查频次、执法检查重点等方面体现差异化。鼓励A级尾矿库企业强化自我管理,促进B级尾矿库企业提升安全管理水平,推动C级尾矿库企业改善安全生产条件,督促D级尾矿库企业采取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努力降低安全生产风险。
六、周期
以年为单位,每年的5月20日前完成全部尾矿库风险防控类别的划分工作。企业有升级意愿的,书面向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可重新评定。
各市县安监局要在6月20日前将分类结果报送省安监局监管一处;尾矿库基本标识牌上要显示分级结果。
七、风险防控分类
尾矿库风险防控分为固有风险和安全管理风险两类,对两类风险分别进行分级。
对于库容超过1亿立方米、坝高超过200米以及库址地形条件或周边环境复杂的尾矿库一律纳入高风险级别实施重点监管。
对于安全度为危级或者险级、防排洪系统缺失或者失效、调洪库容不足、安全超高或者最小干滩长度不满足要求、排渗设施失效、浸润线埋深小于控制浸润线埋深、坝体出现贯穿性横向裂缝的尾矿库一律评定为D类。依法严厉处罚,并责令其限期整改隐患,逾期不整改或者整改不到位的,依法予以关闭。
附:固有风险分级标准、安全管理风险分级标准
固有风险分级标准
序号 |
分类项目 |
判定方法 |
分类标准 |
|||
A类(抽查监管) |
B类(一般监管) |
C类(重点监管) |
D类(停产整顿) |
|||
1 |
堆积坝 |
设计坡比/现状坡比、现场检查 |
1.125~0.95 坝坡排水设施建设及绿化到位。 |
0.95~0.90 坝坡排水设施建设及绿化到位。 |
0.90~0.85 存在纵向或横向裂缝;坝坡排水设施及绿化不到位;可能出现局部失稳。 |
<0.85或>1.125 具有C类特征之一且坝体出现贯穿性横向裂缝、坝体出现浅层滑动迹象。 |
2 |
干滩长度 |
现状/设计 |
>1.2 |
1.2~1.0 |
1.0~0.8 不会出现洪水漫顶风险。 |
<0.80 可能出现洪水漫顶。 |
3 |
安全超高 |
现状/设计 |
>1.2 |
1.2~1.0 |
1.0~0.8 不会出现洪水漫顶风险。 |
<0.80 可能出现洪水漫顶。 |
4 |
排洪系统 |
现场检查 |
构筑物符合设计要求,工况正常。 |
出现不影响安全使用的裂缝、腐蚀或磨损。 |
出现裂缝、腐蚀或磨损,可能影响安全使用。 |
缺失、堵塞、坍塌、失效,构筑物变形、倾斜。 |
5 |
浸润线埋深 |
现状/规范、现场检查 |
>1.2 |
1.2~1.0 |
1.0~0.8 |
<0.80 渗透水出逸,坝面沼泽化 |
6 |
地质灾害 |
现场踏勘及查阅资料 |
无 |
无 |
无 |
库区存在原生及次生地质灾害的隐患 |
备注:1.下游1km内有村庄或重要设施的尾矿库一律纳入C类重点监管。
2.评定结果就低不就高,以每项指标的最低分类等级确定为尾矿库风险的等级。
安全管理风险分级标准
序号 |
分类项目 |
判定方法 |
分类标准 |
|||
A类(抽查监管) |
B类(一般监管) |
C类(重点监管) |
D类(停产整顿) |
|||
1 |
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和岗位工人安全责任清单制定情况 |
现场检查及查阅资料 |
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和岗位工人安全责任清单健全 |
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和岗位工人安全责任清单基本健全 |
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和岗位工人安全责任清单不规范 |
无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和岗位工人安全责任清单 |
2 |
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和落实情况 |
现场检查及查阅资料 |
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和落实到位 |
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和落实基本到位 |
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和落实不到位 |
未建立和落实安全管理制度 |
3 |
作业安全规程建立和落实情况 |
现场检查及查阅资料 |
作业安全规程建立和落实到位 |
作业安全规程建立和落实基本到位 |
作业安全规程建立和落实不到位 |
未建立和落实作业安全规程 |
4 |
各工种操作规程建立和落实情况 |
现场检查及查阅资料 |
各工种操作规程建立和落实到位 |
各工种操作规程建立和落实基本到位 |
各工种操作规程建立和落实不到位 |
未建立和落实各工种操作规程 |
5 |
安全管理机构设置情况 |
现场检查及查阅资料 |
安全管理机构健全 |
安全管理机构基本健全 |
虽有安全管理机构但不规范 |
未设置安全管理机构 |
6 |
安全管理人员配备情况 |
现场检查及查阅资料 |
人员配备及资格齐全 |
人员配备及资格基本齐全 |
人员配备及资格基本齐全 |
人员配备及资格严重不足 |
7 |
安全投入情况 |
现场检查及查阅资料 |
安全投入到位 |
安全投入基本到位 |
安全投入不足 |
安全投入严重不足 |
8 |
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立和运行 情况 |
现场检查及查阅资料 |
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立和运行到位 |
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立和运行基本到位 |
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立和运行不到位 |
未建立和运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
9 |
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建立和运行情况 |
现场检查及查阅资料 |
安全标准化通过二级等级评审;安全标准化运行良好 |
安全标准化通过三级等级评审;安全标准化运行良好 |
安全标准化创建过程中 |
未创建安全标准化 |
10 |
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和演练情况 |
现场检查及查阅资料 |
应急预案已备案及现场处置方案针对性强;按计划进行演练;记录规范、齐全;应急措施到位;应急物资齐全 |
应急预案已备案及现场处置方案针对性强;按计划进行演练。应急措施基本到位;应急物资基本齐全 |
应急预案已备案及有现场处置方案但未按计划进行演练。应急措施不到位 |
应急预案未备案;未制定应急措施。 |
11 |
作业现场管理 情况 |
现场检查及查阅资料 |
作业现场管理到位 |
作业现场管理基本到位 |
作业现场管理不到位 |
作业现场管理混乱 |
12 |
安全风险公告 情况 |
现场检查及查阅资料 |
安全风险公告健全 |
安全风险公告基本健全 |
安全风险公告不规范 |
无安全风险公告 |
13 |
《尾矿库生产运行作业规范》执行情况 |
现场检查及查阅资料 |
《尾矿库生产运行作业规范》执行情况好,记录规范、齐全 |
《尾矿库生产运行作业规范》执行情况较好,记录齐全。 |
《尾矿库生产运行作业规范》执行情况不好,记录不齐全。 |
没有执行《尾矿库生产运行作业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