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软件处以落实《北京市促进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京政发〔2010〕4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的八个方面、二十二项具体措施为工作主线,促进产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现就主要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指导意见》落实情况
(一)已落实的主要工作
1. 为加强产业领导体制建设和高层统筹协调,建立了市级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领导协调小组及办公室。
2. 为加强行业协会建设,指导完成了北京软件行业协会的重组,支持信息化协会开展新兴业态企业遴选工作。
3.为建设引领产业发展的核心企业群体,确定了华胜天成等178家企业入选首批“四个一批”工程企业。
4.为降低创新性企业的发展成本,与海淀、朝阳、石景山区政府共同启动了“新潜力企业创新园”计划,创新园具体管理办法已初步形成。
5.为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利用中央“千人计划”和本市“海聚工程”的平台,做好人才引进计划,并与市人事局建立了工作机制。
6. 加强了市、区县联动,与海淀、朝阳区政府共同签署推进产业发展的战略合作协议,拓展产业发展空间。
7. 为加快发展以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出台了“祥云工程”行动计划。
8. 为重点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与中国进出口银行签订了支持企业“走出去”的战略协议,落实3项项目贷款,合计3.5亿元。同北京银行开展了兼并合作,目前已有3项项目实施中。
9. 积极开展规划布局,部署了北京“数字信息产业基地”、“工业软件示范基地”、“云计算产业示范基地”和“导航产业示范基地”等一批具示范引导性的专业基地。
10. 为建立面向国际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交易市场,与北京产权交易所组成了联合工作组,开展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交易中心的组建工作,组建方案已初步形成。
11. 为加大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会同市知识产权局部署了软件行动计划。
12.为合理规划布局、落实新兴产业发展规划,部署科学城规划。
(二)正在开展的主要工作
1. 抓住三网融合为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带来重大发展契机,启动三网融合带动产业的行动计划。
2.完善对高级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的引进和奖励政策为,开展调研工作。
3. 出台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办法,先行先试。
(三)未落实的工作
1. 在政府设立的产业引导资金中,用于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专项资金缺乏。
2. 引导信息服务市场的有效扩大。实现市、区县两级政府信息化建设投资的100%和运行维护投资的80%外包给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企业。
二、文件落实的主要效果
(一)总量规模持续保持稳健发展的良好态势
2010年1-7月,我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实现收入1576亿元,同比增长约18%。按工信部统计口径,实现软件业务收入1321亿元,同比增长21.3%。2010年上半年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实现增加值573亿元,同比增长16.2%,高于2009年的增速14.5%。
(二)积极实施产业普惠政策
2010年以来,北京新认定软件企业414家,新登记软件产品1456件。截至目前,北京经认定的软件企业数量累计达6084家,经认定的软件产品数量累计达15848件。
(三)企业上市与重组加快
软件企业间的兼并重组活跃,华胜天成、亚信、东华软件等企业通过兼并重组,迅速成长为新领军企业。2010年1-8月,我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登陆资本市场达到15家,上市融资累计超过126亿元。企业主要集中在中小板、创业板两大板块上市。至此,北京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上市企业累计达到81家。
(四)软件骨干企业优势明显
截至2010年7月1号,北京总计666家获得各级系统集成资质的企业,占全国总数的19%。与今年年初相比,北京占全国比例提高了1个百分点。今年以来,信息网络产业骨干企业的营业收入增速超过50%,有望形成新的产业增长级。
(五)吸纳从业人员迅速增多
截至目前,从业人员超过40万人,比上年末吸纳就业新增3.7万人。
三、存在的核心问题
缺乏整合产业发展的大平台;缺乏整合产业资源的百亿级大企业;缺乏促进产业大发展的物理空间和增长空间。
四、十二五期间发展思路
抓住云计算模式等计算平台带来的转变机遇,立足于服务化、国际化、融合化的三大趋势,围绕打造一个以平台为基础的核心价值链(智能终端+信息服务平台中端+云计算后台)、改造提升三大传统软件业(基础软件、行业软件、工业软件)、引领创新三大增值业务(网络运营、服务外包和信息安全),促进产业在2015年实现收入68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