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工商局在深入“万家企业大走访”活动中,强化服务意识,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需,深入企业送政策、送服务,突出“一企一策”对接指导,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9月17日,倪岳峰副省长对该局的有关做法给予了肯定。9月21日,省工商局叶木凯局长批示:“福州市工商局注重实效,发挥工商职能作用,用活用足政策,为企业实实在在解决好经营中遇到的资金等问题,值得肯定。”连江县工商局以“服务企业发展、展现红盾风采”为目标,以持续推进“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通过“三明确、三结合、三重点”举措,深入开展“万家企业大走访”活动,得到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现将他们的做法予以通报,供各单位学习借鉴。
福州市工商局深入开展大走访一企一策助融资
福州市工商局认真落实省工商局开展“万家企业大走访”工作部署,深入企业了解实情,问需于民,努力为企业排忧解难。走访中,企业反映最多的就是“融资难”,为破解这一难题,该局立足职能,主动服务,采取有效措施,通过壮大金融主体增加资金供给,搭建银企平台畅通供需信息,上门服务提供现场指导等方式,帮助企业运用动产抵押、商标质押、股权出质、出资等多种形式实现融资,有效缓解企业融资难题。2011年以来,全市共有2200余家企业在工商部门的帮助下实现融资,融资金额达363.61亿元。
一、多措并举,优化准入,促进资本市场发展
认真贯彻落实总局《关于充分发挥工商行政管理职能作用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意见》,省局“15条意见”和“7条举措”等政策措施,为金融机构的落地准入开辟“绿色通道”,对符合大项目和重点企业项目建设的金融机构实行“提前介入,放宽限制、及时注册、全程服务”,为金融机构的准入营造宽松环境。为尽快帮助福建福州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设立,指定业务骨干专人负责,在一个月内完成该行24家支行、37个分理处的设立登记工作,自2011年设立以来,该行共为342家企业提供各类贷款融资近22.57亿元。同时,该局进一步优化窗口服务,开设重点项目“直通车”,依托12315“四个平台”推行“预约服务”,大大缩短企业办事等待时间;率先在全省推出注册“零费用”制度,在全市范围内免收工商登记费,为投资者节约大量成本。实现审批提速,成立工商审批处入驻市政务服务中心,整合各类工商审批职能,做到审批权限“一部门”行使、服务事项“一窗口”对外、审批核准“一站式”办结,促进各类金融企业快速落地。2011年以来,全市共成立内外资银行(含分支机构)189家、担保企业115家、典当行9家、小额贷款公司6家,注册资本累计达48.4亿元,有效促进我市资本市场发展。
二、一企一策,深入帮扶,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为帮助企业“融资解困”,深入企业进行“一对一”指导,上门为企业提供服务。
(一)运用动产抵押盘活固定资产
对于制造类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挤占了大量流动资金,通过做好“三靠前两拓宽”,积极为企业盘活资产。靠前宣传,利用企业大走访、年检验照等时机,积极向企业普及动产抵押知识,解读抵押融资政策,让企业准确了解相关信息;靠前指导,指导企业健全动产抵押物的保管和监管制度,核对抵押物实样,确认企业资信情况,确保抵押登记的准确性、合法性;靠前服务,针对部分具有发展潜力和发展意愿但动产价值不高的企业,积极协助引入第三方担保公司实行“抵押 担保”模式,畅通动产抵押通道。同时,一方面拓宽抵押人主体资格范围,从企业扩大到个体工商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方便经营者获得贷款;另一方面拓宽抵押物的范围,由传统的机器、设备扩大到原材料、成品、半成品,大大拓宽企业的抵押物登记范围。为促成福建德盛特钢有限公司完成动产抵押登记,该局工作人员连夜完成多达122种设备的审核和登记,顺利将该公司总价值为23.32亿元的设备抵押给福州兴业银行,获得总额15亿元的授信额度。2011年以来,全市工商系统共受理动产抵押登记1182件,为各类企业融资169.47亿元。
(二)运用股权出质出资实现再投资
为促进投资类企业扩大投资,该局采取“对口宣传,专人负责,一管到底”的办法,帮助企业和投资者把“静态”股权变为“动态”资产,有效调动投资积极性。一是加强对新设或增资企业,以及辖区股权权属清楚、权能完整的投资类企业的宣传、引导,了解企业的投资意愿。二是对有股权融资意愿的企业,指定登记业务骨干专人对口负责制,确保指导持续性。三是对股权融资成功的企业,由辖区段片长实行跟踪服务,继续为企业发展提供便捷多样的职能服务。在该局的指导下,福建吴钢集团以该公司股东在宝钢德盛不锈钢有限公司的股权评估出资,一次性办理集团增资17.8亿元,对集团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2011年以来,福州市共办理股权出资出质登记402户,出资出质股权90.45亿元,帮助企业实现融资190.97亿元。
(三)运用商标质押实现无形资产抵押放贷
突出“三个着力”,帮助商标专用权持有企业将商标权等“无形资产”获得质押贷款。一是着力政策宣传,主动对商标持有企业进行商标知识普训,对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走访交流,讲解商标专用权质押相关政策法规,增进企业和银行对商标资产的了解。二是着力分类指导,根据实际将企业划分为三类,分别制定相应的融资对策。一类为中国驰名商标、省著名商标持有企业及“守合同重信用”企业,这类企业运行良好、信用良好且拥有一定的品牌影响力,直接向银行打包推介。该局指导福建海壹食品饮料有限公司以省著名商标“海旺”获得抵押贷款额度达1.7亿元。第二类对处于品牌上升期,拥有一定固定资产的生产经营性企业,指导银企双方采用与财产权打包抵押的方式进行授信贷款,解决银行的后顾之忧。第三类对于正处于发展上升期,确有发展潜力、发展意向的企业,通过指导引入担保公司等第三方担保的方式获得银行授信融资。三是着力银企对接,适时召开银企融资推介见面会,组织意向银行对预贷款商标价值进行沟通、磋商、评估,通过实行“保姆式”全托服务促成商标质押贷款对接成功。目前,福州市商标质押贷款授信企业已有8户,发放商标质押贷款1.17亿元。
三、重点扶持,信用联保,助力小微企业发展壮大
针对小微企业融资过程中的“授信”难点,实行“一库两账三联保”,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一库即依托工商综合业务系统和企业信用监管平台,建立“企业信用数据库”,充分利用工商部门搭建的银企交流平台,向金融机构打包推介有融资需求、信用良好的企业,极大提高了融资对接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两账即结合专门走访和日常巡查,收集建立“企业融资需求”和“融资企业信息”两本台账。目前,该局已收录企业信用数据49309家、收集企业融资信息4368条,主动向金融单位推介企业1824家。三联保即创新多元化的联保互保机制,初步形成“银行+协会担保+会员反担保”、“银行 业主担保 商户联保”、“银行 龙头企业担保+农户联保”等多种连环保方式,通过变“单个信用”为“集体信用”及实行联保企业履行相互监督义务等做法,促成银行尽速放款、企业及时获贷。福州南方建材市场的400多家商户、喜盈门建材家具广场的230多家商户先后通过批量授信,共获融资近2亿元,促进了建材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相关做法在连江、罗源等地陆续推开,对当地发展特色农业、渔产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连江县工商局深入开展大走访提升服务效能
2012年以来,连江县工商局以“服务企业发展、展现红盾风采”为目标,以持续推进“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通过“三明确、三结合、三重点”举措,深入开展“万家企业大走访”活动,帮助企业解决难题,提升服务效能,得到县委书记高明、县长林峰等县领导的肯定,还得到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张昌平,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王美香等省领导的充分肯定。
一、“三明确”要求,加强组织领导
1.明确走访目的。出台《连江县工商局开展万家企业大走访活动实施方案》,成立活动领导小组,召开“万家企业大走访”活动专题部署会议,让全县工商干部职工明确大走访活动的目的,提高全县工商系统干部职工对大走访活动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增强干部为企业排忧解难、服务企业发展的主动性、积极性。
2.明确走访对象。根据本县企业发展的实际,确定以下企业为主要走访对象: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的困难企业、未参加2011年度年检的企业、出资期限到期的企业、筹建期企业、注册资本5000万以上企业或县政府重点招商引资企业、旅游文化企业、拟转型升级或已转型升级的企业、拟改制或已改制企业、2012年以来新登记的小微企业、台(港)资企业、拥有或正在争创驰(著)名商标的企业、省知名字号企业、“守合同重信用”企业、行业龙头或属于区域支柱产业的企业、近三年在我县纳税和创汇排名前列的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
3.明确走访分工。为了确保大走访取得实效,该局根据科室职能分工确定走访对象。如注册科重点走访新登记企业、2011年度未参检企业、知名字号企业、高危行业企业、社会关注度较高企业;外资科重点走访有特色、有代表性或经营困难外资企业;商广科重点走访驰、著、知名商标企业;市场科重点走访涉及食品安全企业、农资企业、“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等;公平消保科重点走访具有垄断经营性质企业、大型超市等;12315台重点走访消费投诉率高企业、投诉热点行业的企业。
二、“三结合”方式,增强活动实效
1.与年检后续处理工作相结合。局领导带队深入未年检企业,实地了解企业未年检原因,对因企业生产经营中实际困难导致无法及时年检的企业,尽全力协助企业解决困难,促进企业及时进行补检。该局在大走访活动中,指导并协助124家因实际经营困难等原因未检企业办理了补检手续。位于连江县浦口镇的外资企业福州大陆食品有限公司,因土地纠纷公司无法正常开展生产经营,公司也未按时参加年检。工商人员在走访中了解得知:股东认为公司因土地纠纷没有从事实际生产经营活动不需要参加年检。鉴于公司这种特殊情况,走访人员指导公司先到地方政府出具情况说明后,指导公司办理经营范围变更,暂时将食品生产的项目删除,同意给予办理补检。
2.与日常巡查工作相结合。结合日常巡查工作,深入企业进行检查、走访,实地了解企业在登记注册、年检验照、商标注册、争创驰名著名商标、股权出质登记、动产抵押登记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与企业一起研究政策,采取“一企一策”的方式指导帮助企业充分用好用足用活政策,对属于工商职能范围的,立即办理;不能当场办理的,认真研究限时答复或办理;本级工商部门无法解决的,及时报上级工商部门研究解决;不属于工商职能范围的,主动协调有关部门解决。今年以来,通过日常巡查走访,共为企业解决困难385件。在走访连江可门港建设发展有限公和南方石化(福建)有限公司时,走访人员了解到:这两家企业出资期限已到,但尚有部分注册资本暂时无法到资,拟准备刊登减资公告,申请减少注册资本。鉴于这两家企业只是存在临时性的资金困难,该局根据省局20条优惠政策,指导这两家企业申请延长出资期限一年。
3.与窗口登记工作相结合。该局充分利用登记窗口广泛接触企业的机会,在办理注册登记过程中向企业了解需求与困难,并实地走访企业了解企业经营状况,与企业一起研究制定解决对策。该局注册窗口在受理福建省明岛实业有限公司经营范围变更的过程中,了解到该公司申请了全省首个无居民海岛——洋屿岛旅游综合开发项目并获得批准,公司已进入实质性的岛上工程建设,但上亿元的巨额开发费用,使得该公司陷入资金短缺的困境。为此,该局注册科负责人向该公司法定代表人提出股权出质的建议,并安排窗口注册官专人指导其办理股权出质登记所需材料。在该局指导下,公司通过股权出质登记共筹措到3100万流动资金,避免了工程因后续资金紧张、开发搁置的情况。
三、“三重点”内容,突出服务效能
1.重点宣传优惠政策。在大走访活动中,该局大力宣传国家工商总局关于进一步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50条”意见,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20条”和7条措施,省局关于全面提升工商登记服务效能努力打造海西最便捷最高效服务通道的意见,市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工商局关于运用工商职能促进企业发展“18条”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从而不断扩大政策的知晓度与企业受益面。
2.重点解决融资难题。一是鼓励支持企业通过股权出质登记,加速股权合理流转,提高股权资产效益。鼓励支持中小企业依法以生产设备、原材料、半成品、产品等申请办理动产抵押登记,盘活存量资产;鼓励支持中小企业依法以驰、著、知名商标权向金融机构申请商标专用权质押贷款,促进商标无形资产资本化运作。今年以来,该局已办理股权出资出质登记12户,出质股权1.944亿元,帮助企业融资4850万元;办理动产抵押1件,帮助企业融资260元,指导两家企业获得商标权质押续贷1350万元。二是运用登记职能,支持设立典当行、信用担保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村镇银行以及小额贷款公司等投融资服务机构,为企业融资创造条件。今年以来,该局为福建省第一家海洋渔业专业支行——民生银行福州分行连江支行设立登记提供“直通车”服务。并指导设立担保公司2家,典当公司1家,注册资金达1.65亿元。
3.重点解决突出性问题。在走访本县水产企业的过程中,该局了解到:在《食品安全法》实施前,全县水产品加工等食品加工主体已取得卫生部门发放的《食品卫生许可证》,但《食品安全法》实施以后对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餐饮服务等许可与监管职能进行重新调整,该局认为此类市场主体在《食品卫生许可证》过期后应取得质监部门的食品生产许可。但质监部门认为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的具体管理办法由省人大制定,因此不予以办理食品生产许可。在省人大出台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管理办法前,这些市场主体许可证件过期必定会造成大量的无照经营情况。为此该局主动提请连江县行政服务中心召开部门协调会,会同质监局共同协商,研究对策,最终,在多个部门的努力下,为全县100多家食品生产加工主体许可证件过期问题找到了解决途径。
走访活动开展以来,该局共走访各类市场主体1487户次,发放宣传材料1192份,为福建西溪温泉森林旅游度假有限公司等109家企业提供法律和政策咨询,收集企业反映的问题、意见和建议418条,已帮助解决问题、意见和建议385件,为福建省连江县苔录茭南水产冷冻厂等企业协调卫生局等相关部门处理问题25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