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县(区)工商局,省工商局各处室、直属单位: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环境是对外开放第一竞争力”和“能减则减、能放则放、能快则快、能优则优”,以及开展“下基层、解民忧、办实事、促发展”活动的要求,充分发挥工商职能作用,积极创造更为宽松优质的投资软环境,促进央企、民企、外企“三维”项目建设和产业群、港口群、城市群“三群”联动,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建设更加优美更加和谐更加幸福的福建,现就全面提升工商登记服务效能,努力打造海西最便捷最高效的服务通道提出以下意见。
一、提升政策服务
(一)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支持平潭综合实验区开放开发、促进两岸交流合作的16条政策意见,加强政策解读,制定操作细则和配套办法,同时下放按规定应当由福建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注册的住所在平潭综合实验区的外商投资企业及其分支机构登记和监督管理权,进一步优化平潭综合实验区市场主体准入环境,推动两岸交流合作深入发展。福州市工商局要加强对平潭县工商局的业务指导和培训,平潭县工商局要主动向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工委、管委会请示汇报,积极争取支持,采取多种方式加强企业注册登记工作力量,提高服务效率。
(二)各设区市工商局要有计划、阶段性地组织开展工商系统企业登记管理优惠政策落实情况检查活动,针对检查情况和存在不足,及时研究提出建设性意见,采取进一步落实措施,推动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工商局提升工商服务水平7条措施、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20条”和工商总局支持海西建设“50条”等一系列政策意见的全面落实,最大限度发挥好政策的良好效应,用足用好现有的优惠政策,特别要加强对总部企业和省外闽籍企业的政策服务和引资服务,促进总部经济发展和闽籍企业回归。
二、提升“对接式”服务
(三)省、市、县(区)工商局要主动对应、深度对接同级政府确定的“五大战役”和文化改革发展重点项目,专门成立由分管局领导任组长,企业登记部门负责人和业务骨干组成的重点项目服务小组,及时研究协调解决本辖区内重点项目企业注册登记、改制重组中的问题,对疑难问题和重大情况采取集体讨论、专题研究的办法研究处理,努力给予企业最大限度的支持。
(四)对重点项目、重点企业和各级政府列入上市后备企业的登记事务提前介入,实行“直通车”服务,在名称预核、组织结构设置、验资、企业登记材料准备和企业上市改制、收购兼并和资产重组等工商登记业务上进行指导,由专人负责,全程跟踪办理,实施优先服务和延时服务,帮助企业完善条件,理顺产权关系,及时办理登记,推动重点项目快速落地、开工建设和企业上市融资。
(五)推行否决报备制。对“五大战役”重点项目企业办理注册登记、变更登记和年检事务时,除前置审批手续外,主要条件基本具备但个别材料还不完整的,企业注册官不予直接否决和退件,应在向申请人充分说明理由的同时,认真填报《否决报备表》(由各地自行设计),及时上报本业务部门负责人和局领导,由重点项目服务小组讨论研究,根据实际情况决定。
三、推行“全程式个性化”服务
(六)实行工商登记事务指导员制度。省、市、县(区)工商局每年分别确定一批对办理工商登记事务不熟悉、有困难,需要工商扶持帮助的企业作为重点联系企业,指定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工作作风实的注册官担任指导员,具体负责挂钩联系,与企业确定的联络员实行“一对一”服务,为企业提供工商登记事务咨询指导,帮助企业规范办理登记,实现工商部门与企业间的双向互动和无缝对接。
(七)针对不同生命周期市场主体的发展需求,实施个性化、精细化、特色化服务,推动全省各类市场主体增量提质。针对新登记的企业,实行为期1年的工商辅导期,由工商所在巡查时提醒企业及时规范办理涉及注册资本、经营范围、前置审批等登记事项变化和年检等事务,通过政策引导、登记指导、办事向导等助生服务,促进企业立足站稳;针对成长期企业,通过指导帮助股权融资、增资扩股等助长服务,指导企业提升信用等级,促进企业发展壮大;针对成熟期企业,通过字号保护、兼并重组、引导提升等助优服务,促进企业转型升级。
四、推行无偿代理服务
(八)全省各级个私协会要全面推行无偿代理服务,确定具体人员作为代理服务的经办人员,由当地工商部门进行专门培训,并根据会员企业的申请,为会员企业提供工商登记和年检等事务无偿代理服务,帮助会员企业制作具体申请材料、在工商登记窗口办理具体事务。要建立无偿代理服务工作制度,规范服务工作流程。各级工商局要重视个私协会工作,配齐配强协会人员,不断提升无偿代理服务水平。
五、推行约办即办服务
(九)完善“预约服务制”,实行预约办理和现场办理双轨制,在工商服务大厅(窗口)合理分设预约办理窗口和现场办理窗口,既让预约企业随到随办,又满足未预约企业现场办理需要。
(十)扩大注册官一人办结权限,简化登记程序,缩短办事时限,在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情况下,对本级企业名称预先核准、股权出质登记和年检验照等事务,实行当场办结。
六、推行收办录分离式服务
(十一)优化办事环节,再造业务流程,创新登记工作机制。有条件的市、县(区)工商局,要探索实行现场咨询导办与受理办照业务相分离,申请材料前台收件、办理和后台信息录入相分离的服务模式,以提高受理办照速度。设立咨询导办专窗,统一规范窗口服务用语,配备专门咨询导办人员,提供工商登记法律咨询,介绍服务流程,指导填写注册登记文书,引导办理业务。各级工商部门对于登记业务量较大的企业注册登记窗口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自行配备合同制信息录入员,作为注册官事务助理,具体承担登记和年检信息资料录入工作,实现登记工作快速高效运转。
七、推行人性化年检服务
(十二)深化年检制度改革,完善年检方式。在全面实行分时分段年检的基础上,对住所在各类园区和分布较集中地区的企业实行集中年检,也可委托基层工商所进行年检;对设立5家以上企业或分支机构的外商投资企业实行团体化年检,具备条件的地区可试行外商投资企业无纸化年检和报备式年检。对个体工商户的验照,实行由工商所片、段长结合巡查上门进行,符合条件的当场予以验照,个体工商户可以不再到工商所办理。
八、推行“心连心”走访服务
(十三)按照省委部署,从现在开始到今年底,以“下基层、解民忧、办实事、促发展”为主题,组织全省工商系统企业注册登记部门开展市场主体大走访大调查活动。各级工商局要选择一批不同类型、有代表性的企业作为重点对象,组织工商干部根据企业实际和经济形势需要,当前主要针对小微企业和困难企业进行走访调查,传送解读工商各项优惠政策,深入了解企业当前困难,广泛听取意见建议,以单独形成情况调查报告或结合市场主体数据分析报告形式,向党委、政府上报调查走访情况。对企业提出的涉及工商的个性化要求,要采取“一企一策”的办法,积极予以扶持;对提出的普遍性问题,要认真研究制定区域性的支持政策,帮助企业解难题、渡难关。在走访调查活动中,要切实做到不增加企业负担、不接受企业吃请、不收受礼物。
九、推行登记平台外延服务
(十四)深化市场主体数据统计分析,构建高层次信息服务系统平台,每季度一次对市场主体发展趋势、投资热点、存在问题和有关数据进行深入的专题或综合分析,着力提高分析报告质量,努力撰写出有情况、有问题、有对策、有建议的高水平分析报告,并及时上报党委、政府,重大情况变化要随时上报,以供领导决策参考。
(十五)围绕窗口单位为民服务创先争优的要求,全省工商部门每两年开展一次创建“群众满意注册窗口”和“窗口服务标兵”评选表彰活动,加强工商服务大厅软硬件建设,引导注册官更新服务理念,强化服务意识,改进服务作风,进一步规范服务语言、服务行为、服务环境和登记工作,努力打造便民利民的服务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