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民政局关于印发《2012年北京市社区服务工作要点》的通知

发布日期:2012-02-29    浏览次数:5

京民社区发〔2012〕57号

各区县民政局:

  现将《2012年北京市社区服务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二〇一二年二月二十三日

  附件:

2012年北京市社区服务工作要点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一年。根据全年民政工作的总体部署,全年社区服务工作的基本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大民政”建设为抓手,进一步解放思想、奋发有为,以城乡一体化社区服务体系建设为主题,以落实《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城乡社区服务工作行动方案》为主线,以“六个加强”为重点,全力推进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全力推动社区服务大发展,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各项社区服务需求。

  一、加强社区服务中心(站)建设

  按照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工作要求,深入推进三级社区服务中心和社区服务站建设,建立有效联动的四级社区服务体系工作机制、项目管理机制和高素质的社区服务工作队伍。

  开展社区服务中心评估工作。落实《北京市社区服务中心管理办法(试行)》要求,制定《北京市区县、街道(乡镇)社区服务中心评估工作方案》、《北京市区县、街道(乡镇)社区服务中心评估标准》等文件,规范社区服务中心管理,提升社区服务中心运行水平和服务质量。在各级社区服务中心组织开展统一标识形象,规范服务内容、规范服务流程、规范服务标准、规范文明用语的“一统一、四规范”行动。

  深化农村社区服务站建设。在市民政局农村社区服务站建设领导小组领导下,做好500个农村社区服务站建设具体实施工作,实现社区服务站建设城乡全覆盖。按照《关于全面加强城乡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工作的意见》有关要求,规范社区服务站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健全各项制度、优化工作流程,规范服务标准,充实服务项目,确保社区服务站高效率运行、高质量服务。

  加强社区服务队伍培训。加大各级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服务项目管理培训力度,建设一支项目管理业务骨干,为社区服务项目化运作提供保障。依托各级社区服务中心体系,分批次轮训城乡社区服务站工作人员,做到各服务事项接得住、办得好。有针对性地培训96156平台各信息系统管理员、社区服务信息员、座席员,提升96156平台运行水平。建立社区志愿服务培训制度,采取集中培训、网上培训、现场交流等多种形式,加强对社区志愿服务工作负责人、社区志愿服务组织负责人、社区志愿者骨干等的培训。在实施上述队伍培训工作中,结合培训内容,主持编辑、出版相应的社区服务培训教材。

  二、加强社区服务平台信息化建设

  积极推进新形势下的社区信息化建设,提炼并推广适合我市社区管理和服务模式的实用、高效的应用系统,提升96156社区服务平台信息化水平。

  加快推进“3+1”社区信息化工程。进一步优化在西城区月坛街道和社区试点建设的5套信息系统,总结提炼全市社区信息化建设经验,形成成熟、实用的“3+1”工程信息系统,完善工作机制,加快推进步伐。推进“小帮手”社区便民服务工程城六区全覆盖,并向远郊区县部分地区拓展,在相应站点布放“小帮手”系列缴费机、“社区之窗”电视大屏,建设20个“小帮手”社区便利服务工程示范社区,使用并完善96156平台社区媒体信息登记、审批系统。

  夯实96156社区服务平台基础。按照统筹城乡的方针,推进96156平台向乡镇社区拓展,开发、推广、应用系列社区服务管理应用系统。以搭载社区服务资源、改版便利服务网站、试点建设社区级网站、优化社区大课堂等系统、增强互动功能等为重点,加快实施“还网于民”行动计划,改版上线社区便利服务网站。搭建区级虚拟呼叫中心,探索开发96156服务业务的手机客户端,提升96156平台应用能力。搭建北京市家政服务公共信息平台,建立家政服务从业人员数据库和家政企业的管理平台。将96156热线10秒接听服务水平提升至85%以上。

  三、加强社区服务支撑体系建设

  按照“公共服务均等化、公益服务特色化、便利服务规范化”的基本思路,健全能够基本满足居民服务需求的社区服务项目体系,扩充社区服务“菜单式”目录,提升96156社区服务平台服务能力和水平。

  打造96156系列核心业务。发挥各级社区服务中心(站)在落实“九养政策”中的作用,借助建设“北京市家政服务公共信息平台”的有利时机,把“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家政服务”打造成96156社区服务平台的核心业务,推出家政服务系列、居家养老(助残)系列、96156社区配送系列等社区居家生活保障精品服务项目,建立“一站式”、“一条龙”服务管理机制,实行100%服务回访监督,做到服务流程统一、服务标准规范、服务价格透明。

  做强96156社区服务商队伍。健全社区服务商评价体系,完善社区服务商准入、淘汰、监督、奖惩机制,加强培训力度,规范商家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质量。分级召开社区服务商招商大会,向社会招募一批优秀社区服务商家。

  推动系列社区公益服务。推进“96156社区大课堂”课程系列化、专业化和常规化,打造精品课程体系。提升96156公益服务热线功能,依据社区居民需求,拓展专业热线内容。结合“社区服务公益行”、“在您身边十万小时”和“爱心雨花老年才艺大赛”等活动,进一步辅助各级社区服务中心依托社区服务设施和活动场地,面向社区居民提供丰富多彩的公益服务,推动社区服务中心公益服务项目发展。

  四、加强社区服务活动常态化建设

  加强同各委办局合作,充分应用基层社区服务中心(站)协调组织资源,围绕“六型社区”建设,组织社区居民在社区内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和休闲旅游服务,建设一批“常态化”社区服务活动,增强社区居民之间的交流互动,不断提升社区居民归属感和凝聚力。

  开展社区系列体育活动。积极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丰富社区居民体育文化生活,倡导社区居民家庭积极参与体育运动。2012年会同北京市体育局面向全市社区开展包括“社区篮球嘉年华”、“社区乒乓球联赛”、“社区羽毛球联赛”等系列社区健身运动比赛。整合体育健身专业资源,面向社区居民开展各类经常性、传统性的运动培训。

  搭建社区文化活动平台。加强和北京市文化局合作,整合双边资源,通过组织开展“北京家庭才艺大赛”等社区文化活动,进一步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丰富北京社区、家庭的文化生活,为社区家庭文化艺术的交流搭建广阔平台,引导广大家庭成员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促使家庭更加温馨和睦,社区、社会更加安定和谐。

  深入推进“旅游进社区”活动。在2011年“旅游进社区”工作基础上,继续同北京市旅游委以“便民、惠民”为目标,以“和谐社区、快乐旅游”为主题,以“十个一”活动为核心,以政府为主导,以品牌型旅游企业为主体,实现旅游信息进社区和旅游服务机构进社区,构建规模化、信息化,操作性和延展性强的社区旅游服务网络,全面提升社区旅游服务功能。

  开展“96156社区服务主题年”活动。结合“六型社区”建设,围绕居民普遍关注的水、电、燃气、饮食、出行等方面的安全、健康内容,集成多个子项目,发挥各级社区服务中心节点支撑作用,联合相关职能部门、企事业单位,调动社区志愿者,拓宽多种资金投入渠道,以全市性覆盖和区域特色服务相结合的方式,在全市城乡社区开展“96156社区服务主题年”服务活动,使社区服务活动在全市形成规模化效应,使安全意识、健康理念深入家庭,服务“安全社区”、“健康社区”建设,推动全市社区服务深入发展。

  五、加强社区志愿服务体系建设

  继续深入推进社区志愿服务蓬勃发展,规范志愿服务项目管理、服务保障等工作机制,积极引导社区志愿服务围绕“六型社区”建设内容开展活动。

  健全社区志愿服务项目体系。健全市、区县、街道(乡镇)、社区(村)社区志愿组织体系,推广社区志愿者登记注册制度。建立贯穿于需求调研、项目立项、资金筹集、项目发布、项目实施、项目督导与评估全过程的社区志愿服务项目管理制度。推广“志愿服务时间储蓄”、“服务转换”等制度。

  实施年度社区家园行动计划。落实《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社区志愿服务项目指导目录》,紧紧围绕社会管理创新和民生建设重点,继续实施2012年“志愿北京之社区家园行动计划”,推出6项社区文化发展行动,6项居民健康促进行动,16项社区公益参与行动,关爱老人温暖行动2项共计4大类30个重点项目。依托首都社区志愿服务网,分批次、分层次、分区域推出精品服务项目,打造一批社区志愿服务品牌项目,招募一批社区志愿者,形成一批社区志愿服务创新项目。在3月份,以“干净社区”为主题,开展社区志愿服务月活动。

  加强社区志愿服务文化建设。向社会发布“首都社区志愿者之歌”,开展社区志愿者人人熟唱活动。正式开通96156首都社区志愿服务热线,与首都社区志愿服务网有效衔接,为社区志愿服务提供“一线”、“一网”对接平台。深入挖掘、培养、宣传社区志愿服务先进典型,营造志愿服务人人可为、时时可为、处处可为的浓厚氛围。加强社区志愿服务文化研讨,将志愿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优秀传统文化、“北京精神”有机结合,丰富社区志愿服务的文化内涵,充实志愿精神文化底蕴。

  六、加强96156社区服务品牌建设

  综合应用96156社区服务平台自身宣传优势,整合多种媒体资源,提高96156社区服务热线知晓度。

  构建立体化宣传网络。依托“社区之窗”等社区信息屏,搭建全市社区信息发布平台,建立社区信息登记备案、分级审批、定点发布制度,向社区居民发布各类社区服务、社区事务等信息,推出一系列96156形象宣传片,全方位展示96156公益品牌形象。畅通社区公告栏、社区信息屏、家庭互动电视、平面媒体、广播电视、互动网络等宣传渠道,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宣传网络,扩大96156宣传覆盖面。

  积极策划推广品牌项目。建全96156市、区县、街道、社区宣传推广工作机制,加强96156品牌项目推广力度,向社会推出一大批市级、区县级、街道级品牌服务项目,让居民在享受优质、便利服务过程中记住96156品牌,带动品牌成长。在北京日报、北京社区报等主流媒体,适时策划推出96156服务专版、专栏、专题,形成宣传声势。进一步创新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品牌建设机制,充分发挥服务主体在提供服务过程中促进品牌建设的作用,逐步使96156成为北京市民记得住、信得过、用得好的社区服务品牌。

分享到: 收藏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