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国纺织工业先进集体和劳动模范推荐对象的公示

发布日期:2016-02-22    浏览次数:7

  经江西省纺织工业先进集体和劳动模范推荐评选工作领导小组评选,并经全国纺织工业先进集体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评选表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确定江西凤竹棉纺有限公司为全国纺织工业先进集体,郑永祥、邱枚英、罗晓茂、李光文、黄文英、徐海仙等6人为全国纺织工业劳动模范推荐对象,现予公示,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

  公示期内,如对推荐对象有不同意见,可以电话、传真、电子邮件、信函等形式向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工信委反映(信函以到达日邮戳为准)。反映情况须客观真实,以单位名义反映情况的材料需加盖单位公章,以个人名义反映情况的材料应署实名并提供有效联系方式。

  江西省公务员局考核奖惩处联系方式:

  电话:0791-86385921

  江西省工信委纺织工业处联系方式:

  电话:0791—88916385(兼传真)

    通讯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卧龙路999号省行政中心

    邮政编码:330036

  电子邮箱:jxhbfz@21cn.com

  附件:先进集体及劳动模范事迹简介

  江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江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

2016年2月19日

附件

先进集体事迹简介

    江西凤竹棉纺有限公司

  江西凤竹棉纺有限公司是福建凤竹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江西省投资的全资子公司,于2005年10月25日在九江市瑞昌市注册成立。公司占地20万平方米,总资产达5.5亿元,生产规模20万锭,生产各类高档纯棉赛络纺、紧密赛络纺、紧密赛络纺光洁纱等产品,2014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1.3亿元,实现利税1.67亿元。先后荣获九江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市级龙头企业”;九江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市级龙头企业”;江西省人民政府“优秀非公有制企业”;九江市人民政府、中共九江市委“企业技改扩能奖”;九江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九江市企业家协会、九江市企业联合会“九江市优秀企业”;九江市总工会“先进单位”;江西省国家税务局及江西省地方税务局“A级纳税人”江西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省级龙头企业”和江西省国家税务局及江西省地方税务局“A级纳税人”等荣誉称号。

  公司一贯重视自主知识产权的研究开发,拥有雄厚的新产品开发能力,拥有杠杆式紧密纺技术和新型材料技术等6项专利技术,科技创新水平在同行业处于领先。2009年完成赛络纺研发改造,2010年通过技术改造完成5万锭紧密赛络纺。2011年下半年,通过技术改造及管理创新,在原开发紧密赛络纺的基础上,通过优化原棉配棉及生产工艺、纺织器材改造,再次研发出紧密赛络纺光洁纱产品。

  公司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于2009年整合企业内部资源,自主开发Erp信息系统软件,实现产供销信息共享,开发出了生产PP系统、供应链(指仓库、财务、销售、采购)等系统软件,整个产供销管理处于受控状态,避免并减少了因人为因素带来的企业资源的“跑、冒、漏、滴”。确保了整个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流程化、标准化、精益化。

  为使企业走上一条由原料、纺纱、织布、染整、服装相互配套,产、工、贸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结构。公司整体发展规划是:通过未来五年全体员工努力,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技术创新为手段,不断开拓市场,坚定不移地走精品发展道路, 把江西凤竹棉纺有限公司打造成为国内行业内知名精品棉纱领军企业。

先进个人事迹简介

  1、郑永祥同志事迹简介

  郑永祥,男,1968年7月出生,福建长乐人,大学本科,中共党员,1995年参加工作,现任江西金源纺织有限公司总经理、经济师,宜春市第三届人大代表。历年来被评为宜春市优秀企业家、宜春市优秀建设者、“十佳宜春人”,2010年授予江西省“优秀企业家”,2013年当选奉新县工商业联合会主席、奉新县总商会会长。

  郑永祥是一名优秀企业管理者,其坚持技术创新,优化产能结构,增投技改扩建,使金源纺织得以转型升级,产能达到50万锭,实现了设备智能化和产品多样化,从2010年到2014年企业共纳税22171万元。同时,其积极帮助地方政府招商引资,在奉新指导建设了江西宝源彩纺有限公司,合作建设了江西华春色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永兆实业有限公司和江西鑫源特种纤维有限公司,为奉新纺织产业的崛起和地方经济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2、邱枚英同志事迹简介

  邱枚英,女,1974年1月出生,江西分宜人,大专文化,中国共产党党员,1997年7月参加工作,目前担任公司副总经理,2005年、2008年被评为新余市企业管理先进个人。

  作为一名从基层开始做起的管理人员,在担任新达苎麻夏布纺织印染科技攻关小组组长期间,身先士卒,以身作则,顶着40度的高温,连续作战50多天,深入现场,掌握第一手实验数据,不断调整公司的产品改革,最终公司新开发的植物印染夏布技术获得了新余市科技局授予的“科技技术进步”三等奖。公司为适应市场需求,新上年产6万锭纱线纯麻、麻棉混纺的设备和产能,为尽快掌握新设备的使用,从设备的调试、安装、培训到生产调试,产成品质量检测,她时刻都在现场,从安装调试到整个生产线的验收合格,整整180天,从来没有一天休息,几次都因为身体原因,累倒在工作岗位上,最终使设备提前2个月投入使用。

  3、罗晓茂同志事迹简介

  罗晓茂,女,1977年4月出生,四川省南充市人,高中文化。1995年参加工作。2003年、2005年两次被评为深圳市赢家服饰有限公司“年度优秀员工”,2007年、2008年、2012年三次被评为深圳市赢家服饰有限公司“年度优秀管理工”,2009年连续获得深圳市服装技能大赛“前十名”、“服装缝纫工高级职称”,2014年获得于都县赢家时装(赣州)有限公司“赢家大学第一批认证讲师”。此外,她还是赢家时装(赣州)有限公司2014年“年度金点子奖章”获得者。

  罗晓茂是赢家时装(赣州)有限公司技术主管,她带领的技术团队夜以继日,攻克了一个有一个技术瓶颈。“压落坑捆条”是服装缝纫工序的一个技术难题,一个员工一天最多只能做50件左右。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她翻阅书籍,网上查阅大量文献,远赴浙江参观学习,与团队成员日夜研讨。终于在2014年3月研发出压落坑捆条的专用工具。工具问世,一个员工一天可以做200件以上。员工平均月工资提高1000元以上,为公司节约人力成本及物料成本平均每月15000元以上,年度节约成本达20万元。

  4、李光文同志事迹简介

  李光文,男,1967年11月出生,四川省邻水县人,中专文化,中共党员,1987年参加工作。2005年被福建省长乐市总工会评为“优秀进城务工人员”荣誉称号;2007年被福建省长乐市委、长乐市人民政府评为“企业管理优秀外来工”。

  李光文从事纺织行业28年,一直在生产一线从事技术、管理工作。在技术方面,他向团队提出“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开创新局面”的口号;在企业内部管理方面,他推行:“企业是家、企业是学校、企业是部队”的管理理念。建立企业文化体系,经常给职工上课,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和棉纺专业技术知识,教每个员工做事先做人,从而提高职工主人翁责任感,提高整体员工思想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下班之余,他带着爱人一起经常到员工家串门,给员工拉家常,帮助很多员工家庭解决困难,在公司里不论男女老少都非常尊重地称呼他叫“李哥”。所以,在纺织企业用工非常紧张的情况下,李光文所在的企业员工非常稳定,并在短短两年时间将“江西德鑫纺织有限公司” 20万纱锭建成投产,产品很快得到市场好评。

  5、黄文英同志事迹简介

  黄文英,女,1967年4月24日出生,江西临川人,大学本科,1988年8月参加工作,工程师。

  黄文英是抚州靖淞科技纱业有限公司工艺工程师,长期工作在公司生产一线,担负起公司生产工艺、产品开发、质量把关等技术性工作,在公司高品质棉纱技改项目中,面对国内外技术先进的设备,刻苦钻研设备基本性能和特点,加班加点反复调试,对照技术标准,不断摸索,在短时间内掌握了设备的技术要求,成功设计出整套生产工艺,产品质量达标,为公司技改项目投产做出了贡献。她在工艺技术方面不断创新,先后带头开发了超柔纱、段彩纱和包芯纱及色纺等新产品,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面对市场小批量、快交期订单的要求,她不畏经常增加的改纺工作量,迎难而上,每一个新品种从工艺设计到试验合格全程参与,直到达到客户要求,为公司赢得客户订单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作为技术带头人,她非常注意技术人才的培养,毫无保留的传授多年积累的工作经验,发挥传、帮、带的作用,为公司培育了一个又一个技术人才。

  6、徐海仙同志事迹简介

  徐海仙,女,1965年生,上饶市信州区沙溪镇人,上饶市宏鑫实业有限公司车间总管。她1998年开始在公司从事挡车工,工作兢兢业业、干事风风火火。她不仅是一颗螺丝钉,而且是一颗万能的螺丝钉,哪里需要就往哪里钉,还能钉得牢。

  她的管理和创新为企业带来了更大的效益。她在熟练地掌握各道工序之后,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用于提高工作效率,还发明了捶打机、拉幅机等“土”机器,直接提高了产量。为了提高夏布的舒适度,她提出了棉麻混纺、绸麻混织的建设性意见,得到公司采纳并研发出了相关机器;为了打入装饰市场,她提出夏布要结合刺绣、印染等技术;为了开拓夏布应用市场,她主张研发窗帘、杯垫、餐垫等日常生活用品,为公司打开了另一片天地。


分享到: 收藏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