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关单位:
为了加强我省知识产权工作,更好地服务湖北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湖北省知识产权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湖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工作重点分工方案》,现予印发。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0一二年七月二十三日
湖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工作重点分工方案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力量。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发挥科教资源优势,建设创新型湖北,把我省建设成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的重要举措。为了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协调配合,切实加强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工作,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知识产权局等部门关于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若干意见》,结合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状况和知识产权工作现状,现制定分工方案如下:
一 依托省知识产权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工作领导机制,统筹协调并指导落实相关工作。加强领导机构建设,增加中科院武汉分院为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省知识产权局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经信委、省财政厅、省商务厅、省工商局、省版权局及中科院武汉分院,将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工作纳入各部门年度工作要点,制定相应措施,统筹调配资源,推动各项政策措施落实。(省知识产权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二 召开省知识产权工作领导小组专题会议,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工作。协调知识产权投融资平台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集群管理建设、重大经济科技活动知识产权评议工作、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的推进事项,并通报相关工作的进展情况。(省知识产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省知识产权局、省工商局、省新闻出版局、省发改委、省经信委、省科技厅)
三 以重大经济科技活动知识产权审议制度建设为载体,引导和服务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布局。在前期试点的基础上,加快建设和完善我省重大经济科技活动知识产权审议制度,并以此为基础,科学决策、合理布局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定期发布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动态信息,提供相关决策参考,服务产业规划和发展。(省知识产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省知识产权局、省工商局、省新闻出版局、省发改委、省经信委、省科技厅)
四 采取倾斜措施,构筑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知识产权比较优势。制定扶持政策,围绕我省确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点,引导企业和研发机构制定并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有针对性地申请或引进知识产权,形成符合市场竞争需要的战略性知识产权组合。利用制度资源,采取加快审查等方式,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成果及时获得稳定性较强的知识产权。(省知识产权局、省工商局、省新闻出版局)
五 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围绕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布局培育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引导重点企业和研发机构不断提高知识产权质量、优化知识产权结构。突出知识产权质量和市场价值在国有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进步县市等相关考核和评价中的权重。(省知识产权局、省工商局、省新闻出版局、省国资委、省科技厅)
六 大力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运用知识产权工具,参与国际竞争。利用国家将PCT专利申请专项资金审批权下放时机,扩展资金来源渠道,加大对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在国外申请专利的支持力度。引导相关企业在境外注册商标,积极培育国际知名商标。支持我省企业、研发机构参与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国际标准制定。(省知识产权局、省工商局、省质监局)
七 完善知识产权投融资政策体系,建设知识产权交易市场。加强湖北省知识产权转化与投融资服务体系建设,发挥知识产权综合投融资服务平台在政策、资源、网络的优势,逐步整合各类投融资资源,为知识产权与金融资本结合提供良好的中介服务。以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鼓励开展与知识产权有关的金融产品创新,探索知识产权转移转化风险补偿机制,支持相关中小企业快速成长。(省知识产权局、省工商局、省新闻出版局、人行武汉分行、银监局湖北分局)
八 充分发挥相关财政资金引导作用,集中各部门资源,动员各方面力量,形成合力,推动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转化工作。(省财政厅)
九 加强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建设。继续推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审批环节,引进、培育和壮大一批知识产权代理机构、分析研究机构、管理咨询机构,建设一支能够支撑湖北发展、满足企业需要的知识产权服务队伍。支持专业服务机构开发知识产权管理系统和工具,为创新型中小企业和小微企业提供全程服务。(省知识产权局、省发改委、省监察厅、东湖高新区管委会)
十 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建立知识产权联盟,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及国家级高新区探索推行知识产权集群管理模式。利用市场机制,推动以知识产权优势企业为龙头、技术关联企业为主体、知识产权布局与产业链相匹配的知识产权集群建设,促进知识产权在相关企业和研发机构间的许可使用。(省知识产权局、省经信委、东湖高新区管委会)
十一 加快重点行业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和预警能力建设。针对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以现有国家级专利数据库为中心,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分领域开发公益性专利数据库,鼓励商业机构对专利数据进行深度加工和商业推广。加强行业与企业的知识产权预警能力建设,完善预警机制。(省知识产权局、省经信委)
十二 完善我省知识产权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建设,加大执法维权力度。加快制订《湖北省专利条例》。定期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项行动,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知识产权执法保护。强化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市场的知识产权保护,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市场和重大技术标准中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将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维权援助做为我省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机构的中心工作,建立由企业、行业组织、研发机构和服务机构共同参与的维权援助体系。(省法制办、省知识产权局、省工商局、省新闻出版局、省质监局、省公安厅、省司法厅)
十三 加强宣传工作。结合“知识产权进企业、进基层活动”,重点做好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及其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知识产权宣传培训工作。利用典型事例,在全社会弘扬以创新为荣、剽窃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假冒欺骗为耻的道德观念,形成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的知识产权文化。提升全社会知识产权意识,营造尊重自主创新的社会氛围。(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广电局、省知识产权局、省工商局、省新闻出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