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近期省内部分市县出现香蕉滞销问题以来,省商务厅及时调查了解情况,并通过海南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办公室(以下简称“试点办”)组织有关试点企业,采取了加强市场监测、开展产销对接、鼓励收储调节和海上冷链运输等应急措施,抑制了价格的持续下滑,对缓解我省香蕉滞销问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一是加强市场监测和信息采集,积极做好信息服务引导工作。出现香蕉滞销情况后,省商务厅立即采取行动,要求各市县商务局及各主产区重点龙头企业等相关部门企业深入了解香蕉生产销售情况,加强市场监测,及时上报相关情况。同时,要求试点企业及相关采集单位加强信息采集工作,及时准确向海南农产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填报购销信息,发挥平台对市场的监测和引导作用。此外,还依托信息平台开展网上供求对接,为香蕉种植户、运销企业发布供求信息,促进供求对接。
二是引导试点龙头企业加大香蕉收储和运销力度,调节上市时间,缓解市场压力。试点龙头企业三亚南果、乐东景棠积极响应我厅号召,日均运销香蕉近百吨;昌江绿宝、临高来发、临高华明、东方果蔬等香蕉主产区试点企业积极发挥冷库冷藏收储功能,在库收储香蕉近2万吨,其中东方果蔬收储近1.2万吨,有效缓解了香蕉集中上市的矛盾。
三是鼓励试点企业开展多形式冷链运输,助力香蕉出岛运销。海上和铁路冷链运输能够降低运输成本、保障香蕉品质及拉长香蕉途中运输时间,避免集中上市产生乱市乱价的现象,从而提高香蕉在销地市场的竞争优势。省商务厅专门召集中海等船运公司和三亚南果、东方果蔬、陵水鲁宏等企业和运销大户研究香蕉海运问题,动员企业组织海上冷链运输。据统计,6月份以来全省通过海上冷链方式运销香蕉1万余吨。试点企业天津绿海依托自有冷藏集装箱及销地集散配送资源,与河北廊坊农产品市场和临高来发、临高华明及琼海福松等产销地企业签订了10万吨香蕉采购、供应协议,拟于7月中下旬正式启动香蕉海上冷链运输。同时,我厅积极发动东方、乐东等地试点企业积极利用粤海铁路八所站的优势,打通铁路香蕉绿色通道。据统计,目前我省已有470多吨香蕉通过铁路运往销地。
四是支持农产品运销企业开展香蕉促销推介活动,拓宽销售渠道。鼓励试点企业通过网络促销、现场推介等多种方式扩大香蕉销售量。同时,借助试点企业合作伙伴,如海口家乐福等大型连锁超市,开展香蕉直采直销,减少中间环节,降低销售价格,促进香蕉消费。
通过采取以上几个方面的措施,经过各试点企业及社会各方的努力,岛内香蕉收购价格已开始止跌回升,现每公斤约为0.8至1.4元,出岛量基本稳定在每天1.2万吨左右,市场出现回暖迹象,整体形势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