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奖等级
|
项目编号
|
项目名称
|
完成单位
|
完成人
|
一等奖
|
1
|
五大区域重点产业发展战略环境评价研究
|
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保护部环境发展中心
|
陈吉宁、李天威、任景明、金凤君、刘 毅、李 巍、刘 洋、黄沈发、韩保新、李彦武、王亚男、高 晶、李小敏、段飞舟、刘小丽
|
2
|
中国机动车污染综合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
|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移动源污染控制研究基地、环境保护部机动车排污监控中心、环境保护部环境标准研究所)、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市机动车排放管理中心、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北京理工大学
|
鲍晓峰、李昆生、陆红雨、丁 焰、龙 军、岳 欣、刘双喜、李 凯、解淑霞、艾 毅、尹 航、杜建波、纪 亮、葛蕴珊、王鸣宇
|
3
|
苏州河底泥污染评价、疏浚与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
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上海市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上海交通大学
|
林卫青、付融冰、刘立坤、卢士强、朱南文、孙远军、邵一平、陈义中、余 江、顾珏蓉、矫吉珍、艾丽丽、朱永青、杨漪帆、刘 芳
|
4
|
军事装备废水处理及资源回收技术研究与应用
|
总装备部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海军北海工程设计院
|
张 统、万 全、李志颖、侯军祥、杜 博、董春宏、王守中、谢思桃、钟 铖、刘士锐、方小军、侯瑞琴、马 文、王开颜、朱安娜
|
5
|
生活垃圾分质资源化与二次污染控制技术、装备
|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上海市环境工程设计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嘉博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桑德环境资源股份有限公司
|
席北斗、岳东北、张 益、李鸣晓、霍守亮、姜永海、文一波、于家伊、祝超伟、聂永丰、何小松、苏 婧、诸 毅、贾 璇、王世平
|
6
|
固定式汽柴一体化机动车尾气遥感监测系统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宝龙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
|
康 宇、丁 焰、王子磊、洪顺坤、张玉钧、尹 航、虞 统、李宏斌、卓邦远、赵 越、季海波、胡 峰、奚宏生、王 永、张士巧
|
二等奖
|
1
|
东莞运河水环境修复技术体系设计与实践研究
|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
宋乾武、王之晖、代晋国、温志良、吴 琪、李 志、白 璐、赵秀芹、刘 飚
|
2
|
电石渣石膏法烟气脱硫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
|
浙江天蓝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大学
|
吴忠标、莫建松、官宝红、程常杰、王海强、夏纯洁、盛海强、徐卫平、倪伟敏
|
3
|
功能化多孔纳米吸附材料及其在水处理中应用的研究
|
同济大学
|
李风亭、张冰如、吴一楠、王洪涛、徐 冉、乔俊莲、滕敏敏
|
4
|
全国重点湖库生态安全调查与评估
|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北京大学、南京大学
|
郑丙辉、金相灿、谢 平、高俊峰、王圣瑞、王雨春、王丽婧、姜 霞、贺 彬
|
5
|
基于水平流复氧与生物膜联合的景观水直接净化技术
|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佳业佳境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
年跃刚、黄建军、宋英伟、闫海红、殷 勤、聂志丹、雪 梅、刘玮静、刘晓燕
|
6
|
黑臭水体治理技术研究及工程应用
|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无锡正一生源科技有限公司、卢龙县环境保护局、茌平县环境保护局
|
李捍东、李 玲、田自强、周志祥、李 霁、刘秀华、王建涛、李宝田、赵 宁
|
7
|
基于人核受体超家族监测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新技术及应用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王子健、马 梅、饶凯锋、李 剑、李 娜
|
8
|
纯聚四氟乙烯覆膜滤料关键技术与应用研究
|
上海市凌桥环保设备厂有限公司
|
黄斌香、黄 磊、陈观福寿、陆妹华、苏韵芳
|
9
|
反应器式生物传感器BOD快速测定新方法及仪器研制
|
清华大学、北京清能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同和涂装机械有限公司、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
王建龙、王业耀、胡 俊、陈 灿、冯叶成、李俊峰、赵 璇、章一心、普利锋
|
10
|
高效袋除尘在水泥窑头除尘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
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中国联合水泥集团有限公司、安徽天之都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王 健、穆璐莹、吴 刚、施 勇、杨 飞、张金栋、周永安、于光明、徐祖文
|
11
|
平原河网区面源污染控制前置库技术研究及应用
|
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扬州大学
|
张毅敏、张龙江、唐晓燕、田 猛、高月香、席北斗、刘 超、胡孟春、张永春
|
12
|
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和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编制
|
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
薛达元、高吉喜、李迪强、徐海根、马克平、张惠远、杨庆文、吕世海、武建勇
|
13
|
工业锅炉烟气尿素SCR脱硝技术装备
|
北京市顺义大龙城乡建设开发总公司、东南大学、北京西山新干线除尘脱硫设备有限公司
|
高洪瑞、徐海涛、马瑞彬、魏春旺、沈 凯、周 友、张凤全、周长城、侯蔚然
|
14
|
硫酸和制药行业典型难处理废水的处理与综合利用
|
中南民族大学、大冶有色金属有限公司、武汉森泰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杜冬云、孙 杰、王 勇、杨文斌、段小六、曹龙文、叶恒朋
|
15
|
固体废弃物立式旋转热解气化焚烧技术与装置的研发及产业化应用
|
浙江泰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刘玉山、聂永丰、鲍海明
|
16
|
烧结机烟气湿式镁法脱硫及副产物资源化技术
|
中节能六合天融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朱 彤、宋宝华、王中原、周 欣、何文双、王昕竑、赵文峰、于 方、李玲密
|
17
|
沿海区域开发生态环境保护技术研究与应用
|
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
李 冰、吴海锁、王 水、周家艳、曲常胜、宛文博、黄夏银、高 鸣、田 颖
|
18
|
城镇污泥处理处置关键技术创新、装备产业化及区域解决方案示范
|
清华大学、浙江环兴机械发展有限公司、北京中持绿色能源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
王凯军、邵 凯、俞其林、汪翠萍、高志永、李彩斌、俞林明、郑明月、王立宁
|
19
|
辫带式水处理填料
|
河北益康针棉织有限公司
|
苏亿位、赵二军、冯振秀
|
20
|
区域土壤污染风险评估关键技术与示范应用
|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广西环境监测中心站、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李发生、颜增光、杜 平、曹云者、杜晓明、周友亚、郭观林、李丽和、许端平
|
21
|
华南典型流域水环境风险控制技术体系研究及其应用
|
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暨南大学、广东省环境监测中心
|
许振成、李 远、曾凡棠、林 奎、曾 东、王振兴、赵学敏、虢清伟、丘锦荣
|
22
|
高浊度矿井水井下高效过滤系统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
张春晖、何绪文、秦 强、章丽萍、王春荣、王建兵、于 妍、罗 宏、彭应登
|
23
|
半干旱风沙区牧草植被生态环境恢复与保持技术研发
|
太原理工大学、山西鸿昌农工贸科技有限公司、山西省工业与城市污水处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吕永康、何秀院、何 敏、王 锐、黄俊发
|
24
|
河南省燃煤机组二氧化硫减排保障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
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河南省环境监察总队、中电投河南电力有限公司、南阳天益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朱莉娜、董雪峰、王 晓、周晓湘、汪永威、刘全山、马建伟、周新利、蓝晓村
|
25
|
中国清洁发展机制(CDM)关键政策研究与能力建设项目
|
环境保护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
|
任 勇、田春秀、李丽平、冯相昭、陈洪波、杨宏伟、尚宏博、冯升波、郑 艳
|
26
|
履行《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成效评估的环境监测技术方法体系
|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重庆市环境监测中心、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
|
付 强、李国刚、高丽荣、吕怡兵、滕 曼、胡冠九、罗财红、杨三明、杨婧
|
三等奖
|
1
|
污泥机械脱水化学改性成套技术与应用
|
武汉大学、湖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
侯浩波、周 旻、蔡俊雄、孙 琪、张维昊
|
2
|
淡水池塘养殖污染生态工程化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上海市水产研究所
|
刘兴国、徐 皓、谢 骏、张根玉、吴 凡
|
3
|
油田压裂废液综合处理与再利用技术研究
|
长庆油田公司油气工艺研究院
|
周立辉、朱国君、冀忠伦、任小荣、蒋继辉
|
4
|
北京市噪声污染防治战略研究与规划
|
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
|
张 斌、户文成、宋瑞祥、魏志勇、王世强
|
5
|
三峡工程175m试验性蓄水对重庆库区支流饮水安全影响研究
|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
尹忠武、张 惠、柯学莎、刘 琰、付 青
|
6
|
矿产资源开发和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
|
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四川省环境工程评估中心、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
|
陈 帆、赵欣丰、耿海清、詹存卫、孙大东
|
7
|
微生物除臭技术与设备
|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南方环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李建军、许玫英、孙国萍、郑理慎、陈志平
|
8
|
带独立调湿减温塔的半干式烟气净化装置
|
杭州新世纪能源环保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王 柯、张星群、方 涛、任少清、裘晓云
|
9
|
臭氧-曝气生物滤池水处理工艺应用于工业废水深度处理回用
|
华南理工大学
|
汪晓军、陈思莉、顾晓扬、简 磊、万小芳
|
10
|
集约化水产养殖废水生物生态处理与循环利用成套技术
|
浩蓝环保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
何连生、蒋进元、张列宇、张清靖、潘远来
|
11
|
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预警系统集成技术创新及应用示范
|
力合科技(湖南)股份有限公司
|
张广胜、邹雄伟、文立群、武军贤、童设华
|
12
|
固定污染源烟气湿度测量质控方法和连续自动监测关键技术研究
|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南京埃森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
杨 凯、王 强、周 刚、刘德允、钟 琪
|
13
|
基于多参数监测的电力节能减排优化管控系统
|
安徽省电力公司、安徽省能源局、安徽省电力科学研究院
|
杜贵和、李晓斌、陈 实、杜晓峰、奚振乾
|
14
|
新型废酸焙烧再生系统与应用研究
|
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张启富、王海林、杨 绿、张振林、邱光习
|
15
|
基于污染减排的37项环境标志标准的研究与应用
|
环境保护部环境认证中心
|
刘尊文、曹 磊、陈轶群、冯 晶、柳若安
|
16
|
基于净化处理技术的六氟化硫温室气体减排措施研究及推广应用
|
安徽省电力科学研究院
|
杜晓峰、苏镇西、祁 炯、李 睿、卢 林
|
17
|
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估关键技术与保护对策研究
|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对外合作中心、北京大学
|
李俊生、胡理乐、张风春、朴世龙、马 剑
|
18
|
南方现代循环农业技术集成创新与示范推广
|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
翁伯琦、王义祥、林代炎、廖建华、应朝阳
|
19
|
油田含油污水资源化处理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应用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华环保联合会环境与资源研究院、东营福斯特石油技术有限公司
|
蔺爱国、张贵才、李 彬、杨建刚、孙剑珍
|
20
|
绿色油田清洁生产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
|
中国石油集团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冀东油田公司、 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有限公司(天津设计院)
|
邓 皓、刘光全、满春志、孟凡彬、周红英
|
21
|
工业园区水污染系统优化控制技术研究与工程应用
|
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
刘伟京、涂 勇、张 龙、徐 军、白永刚
|
22
|
珠江口生境演化特征与污染防控技术及应用
|
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李开明、陈中颖、姜国强、黄小平、郑政伟
|
23
|
南京市灰霾天气成因、对策与预警技术研究
|
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南京大学、南京市机动车排气污染监督管理中心
|
包洪新、许建华、魏玉香、傅 寅、刘 铁
|
24
|
电磁环境监控与应对关键技术研究
|
中国矿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邮电大学
|
陈 昊、赵 阳、邱晓晖、王千龙、颜 伟
|
25
|
高耗能行业污染减排自愿协议制度研究
|
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葛察忠、段显明、龙 凤、董战峰、余福茂
|
26
|
中美可持续城市清洁水源研究
|
天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
卢学强、张 涛、邓小文、马建立、陈 红
|
27
|
±800kV直流工程电磁环境关键技术研究及工程应用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环境保护部辐射环境监测技术中心
|
陆家榆、鞠 勇、郭 剑、杨 勇、韩 辉
|
28
|
第16届广州亚运会环境质量监测与预警技术和保障措施研究
|
广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广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
曾燕君、董天明、琚 鸿、王宇骏、伦伟明
|
29
|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农药建设项目
|
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
|
周学双、童 莉、张 波、戴永立、郑韶青
|
30
|
隧道废气一体式净化处理装置
|
江苏瑞丰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
杜 峰、鲁 钢、张村峰
|
31
|
基于生命周期分析的产品环境影响评价研究与示范
|
中环联合(北京)认证中心有限公司、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北京工业大学
|
刘尊文、卢宝荣、陈 莎、曹 磊、岳文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