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科学技术厅关于组织开展“万名科技特派员进村入园活动”的通知

发布日期:2013-03-12    浏览次数:5
 

赣科发农字〔2013〕29号

各市、县(区)科技局,有关高校及科研院所:

  自2009年10月全省科技特派员工作会议召开暨农村科技创业行动启动后,各地扎实推进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取得了较好成效,受到了基层群众的普遍欢迎和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为加快转变工作作风,深入群众搞好科技进一步完善科技特派员工作机制,推动科技协同创新和成果转化,带动产业链集聚和延伸,促进区域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经研究,决定2013年开始组织万名科技人员,全面推进科技特派员进村入园活动。现将今年《万名科技特派员进村入园活动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各自实际和需求,做好工作对接和具体推进实施,并将活动情况于年底报送我厅农村科技处。

  联系人:储怡士  尹伊

  联系电话:0791-88861156

  邮箱:jxkjtncc@163.com

  附件:万名科技特派员进村入园活动实施方案

  江西省科技厅

  2013年3月5日

 

附件:

万名科技特派员进村入园活动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全国及全省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加快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基层和群众开展科技服务,进一步完善我省科技特派员工作机制,加快科技协同创新和成果转化步伐,带动产业链集聚和延伸,促进区域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更好地推动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新创业行动,省科技厅决定2013年开始在全省组织开展“万名科技特派员进村入园”活动。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基本原则

  (一)着眼产业,发展生产。立足于壮大区域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现代农林牧副渔产业和商贸服务业,把科技创业和科技服务的领域由产中向产前和产后延伸,由生产向市场和流通延伸,由发展经济向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拓展。

  (二)深入群众,务求实效。加快转变作风,深入基层群众开展面对面的指导服务。坚持系统推进,政府引导,集成政策、资金、项目等科技资源,加大对科技特派员行动的科技投入。坚持市场驱动,通过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同体,实现互利共赢的长效机制。

  (三)以人为本,分类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农民和科技特派员的意愿,强化信息服务,实现双向选择,保护科技特派员和农民的合法利益。各级科技部门要按照各自区域农村科技发展的基础和产业技术创新的潜力,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特色,细化方案。

  (四)突出创业,强化服务。突出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在创新创业中强化服务功能,推动多元化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为当地农民提供就业创业、民生、健康等方面的科技服务。

  二、目标任务

  通过万名科技特派员进村入园活动,力争通过三年时间所有乡镇实现省级科技特派员全覆盖;培育科技特派员工作示范县和示范乡镇;培育以科技为支撑的区域主导产业或者特色产业;分批认定以团队模式为重点的省级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链;建设省级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基地和培训基地,开展多层次科技服务培训。

  三、人员组成

  选派科技特派员进村入园服务的对象主要是各级科研院所、高校、企业及基层农业事业单位等具有中级以上任职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其中省本级1000名左右,设区市各300名左右,县(市、区)各60名左右。

  四、活动方式

  (一)与科技项目实施相结合

  注重对科特派创业行动予以倾斜,引导产学研融入,从资金上保障科特派创业行动顺利开展。对认定的科技特派员和特派团,将分批次通过科技特派员(团)专项予以支持,并在申报支撑计划、农业成果转化资金、星火计划等科技项目时,同等条件下予以倾斜支持,鼓励他们将优秀科技成果、先进实用技术、良种良法快速导入农村和企业。

  (二)与科技入园行动相结合

  科技特派员依托农业园区,按照市场需求和比较优势,找准帮扶地的农业产业特点,开展新技术和科技成果示范。以科技特派员为载体,将信息、科技、金融等生产要素植入产业链,并进行有效集成。支持科技特派员在帮扶村(镇),组建专业协会、合作社和企业,培育壮大农村生产经营主体,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链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农业抗风险能力。

  (三)与地方产业发展相结合

  以科技特派员创业链建设为核心,依托国家级、省级科技富民强县专项,建立一批各具特色的科特派创业服务团队,支持科技特派员在富民强县产业中发挥优势,承担具体任务。依托特派员实施一批项目,推广一批科技成果,扶持一批龙头企业,培育一批优势特色产业。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延长产业链条,增强我省特色产业的经济竞争力,增加就业,建立科技富民强县长效机制,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四)与新农村信息化相结合

  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也将是我省科特派创业行动拓展的一项重要服务内容。建设一支农村信息科技特派员队伍,结合星火科技和农村科技信息工作,推进资源共享、互联互通、专家与农民有效互动的农村信息化服务。依托“江西农村科技与特派员网” 及“江西省农村信息直通车”平台,构建虚实结合的科技特派员成果展示交流平台,充分利用交易会、展示会等多种形式组织开展科技特派员科技示范成果展示交流,发挥网络、报刊、电视等新闻媒体的作用,充分展示交流科技特派员科技帮扶的成果。

  五、活动步骤

  第一阶段(2013年元月—3月):制定实施方案,举办启动仪式,加大宣传力度,建立省级科技特派员及科技特派团人才库。对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科技特派员基本个人信息、工作情况进行在线登记,拟定管理办法,逐步实现对科技特派员工作的全程跟踪服务和考核验收。

  第二阶段(2013年3月—4月):组织遴选,认定发证、授牌。对上报申请的科技特派员和科技特派团进行筛选、认定。通过认定的科技特派员和科技特派团,分别由省科技厅颁发《省级科技特派员》证书和《省级科技特派团》授牌。

  第三阶段(2013年4月—11月):活动主体深入开展进村入园。围绕地方特色支柱产业发展建立“富民强县科技特派员创业服务团”;围绕做强农业科技园区建立“科特派创业流动站”;围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建立“鄱阳湖生态科技特派员农村创业基地”;围绕带动农民科技致富建立“农转及星火科技特派员创业示范点”。

  第四阶段(2013年11月—12月):总结经验,健全机制。完善科技特派员进村入园活动考核管理办法,健全激励机制,对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科技特派员、科技特派员团队以及科技特派员工作组织管理机构等予以表彰奖励,调动科技特派员的积极性。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科技部门和有关单位要切实加强领导,提高认识,把科技特派员下基层活动作为锻炼队伍、转变作风的一项有效途径,并制定科技特派员工作年度计划。

  (二)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广播、电视、 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和有关渠道,加强科技特派员下基层、送服务行动的宣传,特别要大力宣传服务在生产一线科技人员的先进事迹和成功做法。

  (三)创造优良环境。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各自的科技特派员优惠政策,在科技特派员下基层工作期间,对其工作、生活等方面给予照顾。对在行动中事迹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通报表彰,并将下基层、送服务工作实绩作为职称评聘的重要依据。

分享到: 收藏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