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工业锅炉节能管理工作的意见

发布日期:2013-10-17    浏览次数:5

鲁经信资字【2012】459号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山东省节约能源条例》,提高我省锅炉节能管理水平,提升锅炉能源利用效率,促进节能减排,确保完成“十二五”节能目标任务,现就加强工业锅炉节能管理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工业锅炉节能管理的重要性

  锅炉是以消耗燃煤为主的热能供应设备,是煤烟型大气污染的重要源头。目前,我省拥有登记注册锅炉4.7万台,实际在用锅炉2.5万台,其中工业锅炉占85%以上,年耗能约占全省能源消耗的14%。“十一五”期间,我省不断加强锅炉节能管理,积极开展工业锅炉能效测试和能效评价方法研究,组织了锅炉节能改造、锅炉房达标示范工程、水处理达标等活动,锅炉行业生产和节能管理取得明显成效。2011年,全省电站锅炉产量16万蒸发量吨,同比增长14.8%;工业锅炉产量3.5万蒸发量吨,同比增长36.7%;锅炉制造骨干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3亿元,同比增长32%;实现利税15亿元,增长17%。但是,我省锅炉节能管理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锅炉燃烧效率低。我省燃煤锅炉的总体热效率平均值在60%-70%之间,比国际先进水平低10-15个百分点,根据我省锅炉用能现状,全省锅炉热效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年可实现节约标准煤149万吨,减排CO2556万吨、SO21.8万吨。二是锅炉运行环节效率低。锅炉及辅机选型、锅炉房布置不合理,燃料与设计不匹配,锅炉水质处理不规范等,导致锅炉运行能耗大。三是节能责任主体落实不到位。企业锅炉节能管理制度不健全,责任落实不到位,节能意识淡薄。加强锅炉节能管理,建立和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对推动全省节能减排,确保完成“十二五”节能目标任务意义重大。各级各部门和有关企业要切实提高认识,加大措施力度,创新工作思路,努力提高我省锅炉节能管理水平,为全省经济转方式调结构、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做出贡献。

  二、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

  充分发挥产业政策导向作用,建立健全节能管理体系,采取能效对标引导、能评制度规范、节能技术支撑、产品质量监管、督促检查考核等措施,逐步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政府引导、多方参与的节能减排长效机制,加强工业锅炉节能管理,全面提高我省锅炉运行效率,增强锅炉制造业市场竞争力。

  力争到2015年,在用工业锅炉能效测试数量达到3000台,淘汰在用高耗能落后工业锅炉600台;建设太阳能工业锅炉热利用示范项目200个,日产生热水2.1万吨;全省工业锅炉平均运行效率达到75%,比2010年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累计实现节能量726万吨标准煤;锅炉制造骨干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90亿元,年均增长18%。

  三、主要内容

  突出生产、应用两个环节,抓好锅炉能效、配套设施、运行管理、技术改造、新能源利用等五项重点工作,加强工业锅炉节能管理,提升锅炉节能效率。

  (一)提高锅炉能效水平。一是加强源头控制。实施锅炉设计文件节能审查,按照《锅炉设计文件节能审查办法(试行)》要求,做好锅炉设计文件节能审查,从锅炉设计阶段提高能效水平。二是开展锅炉定型产品能效测试。落实锅炉定型产品能效测试制度,自2012年5月1日以后新出厂的锅炉,按照《锅炉节能技术监督管理规程》(TSGG0002-2010)要求,尚未进行定型能效测试或测试结果不符合要求的,不得投入批量生产。三是淘汰高耗低效落后锅炉。按照国家公布的《高耗能落后机电设备(产品)淘汰目录》要求,对落后的老旧锅炉,经能效测试不合格并无改造价值的,依法进行淘汰。

  (二)规范锅炉配套设施建设。一是加强锅炉房节能管理。严格执行《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41-2008),根据锅炉及辅机型号,合理布置锅炉房。锅炉本体及附属设备要做到完好,无“跑、冒、滴、漏”,设备维护保养良好。二是加强锅炉燃烧设备、辅机和配套设施节能管理。锅炉的燃烧设备结构要合理,辅机选型要适当,辅机及附件运转正常,蒸发量大于4T/h的蒸汽锅炉和热功率大于2.8MW的热水锅炉应随工况变化采用变频调节技术。三是加强锅炉能效监测计量设施建设。蒸发量大于4T/h的蒸汽锅炉和热功率大于2.8MW的热水锅炉的能效监测计量设施须包括燃料、水、电消耗量和输出热量的监测和计量装置、锅炉排烟温度监测等装置。在用仪器、仪表应定期校准或校验。

  (三)加强锅炉运行管理。锅炉运行环节是锅炉节能管理的关键。一是提高在用锅炉能效水平。根据在用锅炉定期能效测试情况,燃煤工业锅炉热效率指标应达到《锅炉节能技术监督管理规程》的标准。二是规范锅炉水处理环节管理。配备锅炉水处理装备,严格按照安全技术规范要求进行锅炉水处理和监测化验,蒸发量大于4T/h的蒸汽锅炉和热功率大于2.8MW的热水锅炉要重点加强水处理管理。三是加强燃料管理。建立燃料采购与使用管理制度,确保燃料与设计燃料相一致,使用混煤的要设置混煤设施,提高燃料热利用效率。四是提高锅炉作业人员水平。制定锅炉及其系统作业人员管理制度、考核制度,在工艺操作规程和岗位操作规程中明确锅炉节能操作要求。加强锅炉作业人员节能知识培训,提高节能操作水平。

  (四)开展锅炉节能技术改造。节能技术改造是锅炉节能管理的动力。一是实施锅炉节能改造。采用强化传热技术和余热回收技术、链条炉分层燃烧、链条炉排与煤粉复合燃烧、链条炉排采用炉前型煤等技术,对锅炉实施节能改造;采用在线运行监测、等离子点火、粉煤燃烧、燃煤催化燃烧、富氧燃烧等技术,因地制宜对燃煤锅炉进行改造。二是开展节能技术研发。鼓励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生产企业、应用单位开发锅炉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提高锅炉能源利用效率。三是加强锅炉节能信息化管理。实施锅炉使用单位能耗监视系统智能化改造,建立能源监测和自动控制系统,利用物联网、现场视频监控、传感器等技术和产品,对能源数据进行实时采集、集中处理、动态显示和智能分析。重点用能企业要建设能源管理中心,实施企业能源集中管理与控制,加强对锅炉耗能的监督管理。

  (五)开展新能源利用改造。充分利用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新能源,对锅炉给水进行预热,提高锅炉给水温度,减少燃煤量。实施工业绿动力计划,大力推广应用太阳能工业锅炉。采用洁净煤、优质生物型煤替代原煤,提高锅炉燃煤质量,在煤、气资源贫乏的地区推进新能源集热替代小型燃煤锅炉。

  四、主要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市、各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搞好摸底调查,掌握本市、县(市、区)工业锅炉的生产、销售、使用、能效水平等情况。节能主管部门要加强组织协调,强化与发改、财政、科技、质监、税务、物价等有关部门的协作配合,共同做好锅炉节能管理工作。制定锅炉节能提效工作计划,明确工作目标,加强锅炉节能管理。锅炉生产、应用企业和单位要根据锅炉节能管理内容,认真对照分析,查找薄弱环节,提高管理水平。要建立岗位责任制,明确岗位职责。

  (二)加强技术开发。锅炉生产企业要加强与高校、科研单位及有关专业服务机构的合作,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锅炉新技术、新产品,提高产品能源利用效率。注重开发对低品质煤燃烧或掺烧的新技术,提高锅炉对不同煤质的适应能力。锅炉应用企业要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加大对锅炉操作人员的岗前培训和定期培训,建立完善节能管理规章制度。在锅炉应用中,研究探索节能操作流程,在保证锅炉安全正常运行下,适时进行节能技术改造。

  (三)加强能效测试。各市要加强锅炉能效测试管理,按照省下达的在用锅炉能效测试任务,及时组织国家授权的测试单位开展能效测试,按时完成测试任务,省里将定期公布开展能效测试的单位名单。积极开展能效对标活动,树立一批行业节能管理“领跑者”,鼓励企业对照先进找差距。结合锅炉外部检验情况,对在用锅炉开展定期能效测试,重点测试在用燃煤工业锅炉,对热效率不合格的开展能耗诊断。能效测试机构要及时出具检测报告和诊断书,找准节能降耗关键环节,对测试不合格的锅炉,要指导企业加强整改,切实提高锅炉效率,确保复测合格。落实考核制度,省里将在用工业锅炉定期能效测试情况纳入节能目标责任考核,完成测试任务的市,考核时予以加分。

  (四)加强激励约束。鼓励企业通过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开展锅炉节能技术改造,与节能服务公司通过节能效益分享型、融资租赁型等形式加强合作,符合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要求的,按照节约每吨标准煤300元的标准由国家和省给予补助。加大对新能源利用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开展节能技术改造,重点支持一批太阳能工业锅炉示范项目建设。落实税收减免政策,对企业购置使用符合《节能节水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中规定的高效节能锅炉设备的,按设备投资额的10%予以抵免。企业实施锅炉系统节能改造项目的,经确认后,按抵免标准减免企业所得税。积极开展安全与节能管理锅炉房“双达标”活动,对于达标锅炉房的使用单位,予以通报表彰,在省政府节能奖中予以优先奖励。

  (五)加强监督检查。各有关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建立常态化、制度化的监管机制,推进工业锅炉节能管理。对锅炉产品定型能效测试不合格的,不得出具《锅炉产品监督检验证书》,不予批准生产;对锅炉水质监测不合格或不配备、不使用水处理设备的,明确处理措施,限期整改;对在用锅炉能效测试不合格的,要下达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指令书,责令整改;对使用淘汰型落后锅炉的,依法罚没。同时,制(修)订锅炉节能管理地方标准,明确锅炉节能管理内容、步骤和流程,规范锅炉节能管理。

      附件:关于加强工业锅炉节能管理工作的意见扫描件1      

            关于加强工业锅炉节能管理工作的意见扫描件2

            关于加强工业锅炉节能管理工作的意见扫描件3

            关于加强工业锅炉节能管理工作的意见扫描件4

            关于加强工业锅炉节能管理工作的意见扫描件5

            关于加强工业锅炉节能管理工作的意见扫描件6

            关于加强工业锅炉节能管理工作的意见扫描件7

            关于加强工业锅炉节能管理工作的意见扫描件8

 

分享到: 收藏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