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省省级扶贫资金投入较上年增长逾3倍

发布日期:2014-11-19    浏览次数:7

  本报讯(记者 吕 霞)11月15日,省政府就我省落实国务院政策措施整改情况进行了公布。据介绍,我省落实国务院政策措施,共对全省30个方面进行了整改,包括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重大投资项目前期工作、推动项目开工建设、解决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投资缺口等。

  在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方面,我省对现行的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和涉密行政审批等事项进行了全面清理核实。今年以来,省级政府部门共取消、调整和下放行政审批项目185项。在推进重大投资项目前期工作方面,目前,兰州铁路综合货场、银川至西安铁路我省境内店门村大桥初步设计获批,预计年内可开工建设。1至9月,160个省列重大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190.46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80.04%,与去年同期相比提高5.32个百分点。

  在进一步完善吸引民间投资配套政策措施方面,研究推出了首批100项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建设营运的示范项目,涵盖综合交通设施、水利工程、市政公用设施、社会事业、文体旅游、生态环保等方面,吸引社会资本特别是民间投资以合资、独资、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建设营运。

  在解决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投资缺口方面,我省及时拨付了国家下达我省的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资金,有效缓解了建设资金不足的压力。目前,全省已落实各类水利项目2014年度投资计划111.4亿元,其中中央投资74.65亿元,分别较2013年全年增长10.5%和5.5%;已落实2015年中央投资计划15.39亿元,均好于往年。

  在提高棚户区改造开工率方面,着力解决了一些阻碍项目建设的难点问题,将棚户区改造配建保障性住房比例由30%以上调整为10%以上。截至10月底,已对武威、白银、天水、定西、陇南、临夏等6个市州、31个县区上报的142个棚户区改造项目进行了审核;全省实施各类棚户区改造8.54万户,开工率为100%,全面完成了2014年住房保障目标管理责任书确定的棚户区改造目标任务。

  在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方面,我省制定出台了《城市基础设施专项规划技术导则》,安排450万元资金,支持15个试点县启动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在促进信息消费方面,截至10月,全省新增FTTH(网络协议)覆盖家庭超过34.78万户,实现2/3的扶贫目标村互联网覆盖。60%政府部门及县区间的信息共享交换。

  在完善健康、养老服务业相关配套政策措施方面,我省争取到2020年全省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实际床位数达到全省总量的20%以上。在加大扶贫工作力度方面,今年,省级投入11.5亿元,比上年增长了三倍多。建立了扶贫资金稳定增长机制,明确省级和58个片区县按当年地方财政收入增量的20%以上、市级按10%以上、17个插花县按15%以上增列本级专项扶贫资金预算,截至10月底,市州和县级财政投入扶贫专项资金6亿元。建成1000个贫困村互助资金协会(社),总数达到3944个,资金总规模达到14.6亿元。

  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方面,截至10月底,全省共实名登记应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73410人,已实现就业54830人,共有108933名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平均就业率85.9%。对省内43所高校的9145名应届低保家庭毕业生和残疾毕业生每人一次性发放了1000元的求职补贴。同时,2014年至2017年,我省要在全省范围内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争取实现2万名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

分享到: 收藏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