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 示
根据省科技厅《关于组织开展2013年度省科学技术奖项目推荐工作的通知》(浙科发农〔2013〕46号)精神,拟推荐“环境友好型水稻杀虫制剂的研发与应用” 、“ 三聚氰胺、三聚氰酸及其类似物检测技术研究与应用”、“ 蔬菜育苗基质‘金色3号’的研发与应用”3个项目申报2013年度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详见附表),现予以公示。如有异议,请于2013年4月27日前向厅科教处反映。
联系人:倪英
联系电话:86757706
2013年4月16日
2013年浙江省科学技术奖申报项目公示表
推荐项目名称
环境友好型水稻杀虫制剂的研发与应用
主要完成单位
浙江省农药检定管理所
浙江大学农药与环境毒理研究所
浙江新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员
陆剑飞、魏方林、戴金贵、黄晓华、桂文君、郭利丰、郭近、魏晓林、李俊等
完成单位直接经济效益:
项目研发的4个环境友好型水性化制剂产品已获国家登记,近3年累计生产销售 858吨。浙江省推广应用,新增经济效益1.45亿元。
推广应用情况和社会效益:
通过宣传培训、印发资料、召开现场会等方式,加快成果转化推广,在浙江省推广应用186.6万亩次。项目组将减少农药助剂(溶剂)对自然环境和稻田生态影响的理念进行了实践探索,通过项目成果的推广应用,取得了在浙江省减少甲苯、二甲苯等具有神经毒性、生殖和致癌风险的化学溶剂使用169.7吨的成绩,保护了水田生态和自然环境,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
项目研究成果实现产业化生产并成功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生态效益,对引领农药行业发展环境友好型农药产品具有示范作用,对推动农药企业研发水乳剂、微乳剂、悬乳剂等环保友好型制剂,推动企业走差异化发展之路,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也有示范引领作用,社会效益也相当突出。
推荐项目名称
三聚氰胺、三聚氰酸及其类似物检测技术研究与应用
主要完成单位
浙江省饲料监察所
杭州迪恩科技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员
朱聪英、应永飞、王旻子、周炜、张明洲、林仙军、穆琳、韦敏珏、周芷锦、罗成江、陈宗伦、陈勇、陈慧华、陆春波、屈健
完成单位直接经济效益:
本课题“三聚氰胺、三聚氰酸及其类似物检测技术研究与应用” (计划编号:2009C12055)为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重点项目,其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研发ELISA试剂盒和胶体金免疫检测试纸条产品所形成的直接经济效益,二是改进检测方法从而使检测机构节约检测成本。
本课题合作单位杭州迪恩科技有限公司以本项目为依托,研发成功了三聚氰胺试剂盒与金标检测试纸条两个产品,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空白。投产第一年(2010年)即为企业新增利税150万元,2011年和2012年又分别创利180万元和195万元,三年间累计为政府新增税收85万元。
浙江省饲料监察所本项目研发了土壤、饲料、牛奶、猪肝和鸡蛋等9种基质中三聚氰胺、三聚氰酸及其类似物的提取、净化、检测技术。与单组分检测方法比较,检测时间缩短60%以上,检测成本降低60%以上。据不完全统计, 自三聚氰胺及其代谢产物纳入畜产品安全质量监测范围内以后,全国累计检测生鲜乳、禽蛋及禽肉制品等主要畜产品10万余批次。原有检测方法成本约为600元/批次,采用本项目建立的标准其检测成本约为200元/批次,每批次可节约检测费用400元,由此计算得到本项目的经济效益(节约检测成本)为:400元/批次×100000批次=4000万元。
推广应用情况和社会效益:
1.推广应用情况
当前我省畜牧养殖业存在违法使用三聚氰胺的隐患,本项目研究制定了《土壤、肥料中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农业行业标准,目前该标准已完成了标准草案稿的编写工作,为本课题取得的研究成果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
由杭州迪恩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三聚氰胺快速检测试剂盒,获得国家专利1项(《一种快速检测三聚氰胺的一步法酶联免疫检测方法及其试剂盒》,专利号:201110396713),得到农业部畜禽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沈阳、南京) 等多家农业部部级检测中心以及上海市兽药饲料检测所、内蒙古自治区饲料监察所等多家省级兽药饲料检测所的认可。
2.社会效益
1)项目形成的检测技术方法能为全省乃至全国开展畜产品及其投入品中三聚氰胺、三聚氰酸及其类似物检测和确认提供技术方法,为各级政府主管部门严厉打击违法添加三聚氰胺的行为提供技术支撑,同时对进口畜产品建立技术屏障,保障畜产品安全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2)通过打击违法使用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的行为,提高我省畜产品及其投入品的安全水平,消除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恐慌心里,从而促进畜产品消费和养殖业健康发展,进而实现农民增收。
推荐项目名称
蔬菜育苗基质‘金色3号’的研发与应用
主要完成单位
浙江省种植业管理局、杭州锦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省农科院环境资源与土壤肥料研究所、浙江省农技推广中心、临海市农业局蔬菜办公室、瑞安市农业局农业站、苍南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主要完成人员
赵建阳、吴健平、林义成、胡美华、苏英京、杨新琴、唐筱春、林 辉
完成单位直接经济效益:
2010年新增产值166.75万元,新增利润25.01万元;2011年新增产值209.7万元,新增利润31.47万元;2012年新增产值346.99万元,新增利润52.05万元;三年累计新增产值723.51万元,新增利润108.53万元。
推广应用情况和社会效益:
累计推广应用量112581亩,新增产值18609万元,新增利税1463.6万元。
社会效益:本项目的实施,一是推进了蔬菜穴盘育苗生产模式的创新,提升了浙江蔬菜育苗生产现代化水平,并有效提升了我省蔬菜育苗生产的抗灾能力。二是浙江蔬菜商品育苗基质生产能力进入了全国领先水平。三是推进了国家重大蔬菜建设项目的实施。四是树立了良好的蔬菜育苗产业发展形象。
1、省工节本:“金色3号”育苗基质的应用,具有节本、省工、省种、提高出苗率和移栽成活率等综合效应。平均亩用工量节省约2工,节约用种量约15%以上,提高移栽成活率约5%以上,亩节约直接育苗成本约180元;穴盘育苗平均成本为0.04-0.05元/株(不含种子),折合亩成本约80元-100元,抵扣常规育苗物化成本约40元-50元后,穴盘育苗增加物化成本约50元;两者相抵,穴盘育苗的节本省工省种的平均综合效益约130元/亩。如育苗期间遇水灾和病虫害时,应用“金色3号”育苗基质的综合经济效益会更加显现。
2、生态效益: 生产“金色3号”育苗基质的原料中,就地取材的农林作物残余秸杆(山核桃壳、木屑、食用菌渣等)和畜禽粪便等农牧业废弃物的使用量占35%,累计应用农牧业废弃物2.2万立方米(山核桃薄壳1.3万立方米,发酵畜粪0.9万立方米),促进了农林牧业废弃资源再利用,减少了草炭等自然资源的耗用量,有效减少环境污染和保护生态环境。运用“金色3号”育苗基质还有利于阻隔因取菜园土作为育苗营养土造成的蔬菜土传病害传播源,基本控制了蔬菜土传病害的传播,有效减少了防治蔬菜土传病害和苗期病害的农药使用数量和使用次数,有利于蔬菜安全生产和保护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