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自治区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建设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

发布日期:2013-12-04    浏览次数:5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经信委、财政局,各地州(市)经信委(经委)、财政局,自治区各行业管理办公室、有关服务机构:

  为进一步发挥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作用,更好地集聚服务资源、集成服务手段、打造服务品牌,实现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之间的功能互补、服务协同和共赢发展,保障中小企业各类服务需求。根据工信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3年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 工信厅联企业〔2012〕298号)和《关于2013年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建设方案的批复》(工信厅联企业【2013】130号)精神,认真做好自治区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以下简称平台网络)建设工作,制定本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依托全区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和产业布局,从中小企业实际需求出发,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资源统筹、服务协同,面向产业、服务企业的原则,打造以自治区服务平台为枢纽、窗口服务平台为支撑的“一枢纽多窗口”的全区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总体格局,更好地整合、配置和优化各级、各类服务资源,提升服务能力,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为全区中小企业加快发展提供有力的服务保障。

  (二)基本原则

  一是资源统筹、服务协同原则。注重对自治区服务平台建设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注重对全区服务资源的统筹安排,注重对公共服务平台网络的资源共享和服务协同,打造区服务平台、窗口服务平台及社会服务资源之间有效结合、多元合作、互利共赢的良好机制。

  二是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原则。在政府引导和扶持的同时,加强对社会服务资源的带动和引导,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公共服务与市场化服务等关系,坚持市场经济规律,把政府政策性、公益性、资源公共性与市场化服务结合互补。

  三是面向产业、服务企业原则。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的布局和发展要与产业发展和中小企业的实际需求紧密结合,将服务触角向园区、产业集群、创业基地延伸,为中小企业提供贴身化、多元化、专业化的服务,着力解决企业面临的共性和个性问题。

  (三)工作目标

  按照国家工信部“政府引导扶持、公共服务带动、社会服务广泛参与、协同发展”的要求,自2013年--2016年期间,用3-4年的时间,建成一个区枢纽平台、两类窗口服务平台(综合服务平台8个、产业服务平台18个),带动其它优质服务资源,实现互联互通、资源共享、服务协同、快速响应,辐射服务全区中小企业的公共服务平台网络,为中小企业提供找得着、用得起、有保证的优质服务。

  二、总体框架

  自治区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是指由一个统筹全区服务资源的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区平台”)和若干个贴近需求提供直接服务中小企业的“窗口”服务平台(以下简称“窗口平台”)共同构成中小企业服务体系骨干架构和基础环境。

  (一)自治区枢纽服务平台的定位

  一是推进全区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的总引领。利用已有的服务基础和优势,横向扩大公益性服务的影响,架起社会服务资源为中小企业服务的桥梁;纵向起到政策传导、协调互动、示范引领的作用,带动各窗口服务平台建设和发展,当好“龙头”。

  二是推动全区中小企业服务资源实现互联互通和服务协同的总枢纽。通过必要的方式和途径,从工作机制、制度安排、激励奖惩等方面进行把控,建立服务平台网络内部、窗口服务平台与社会服务资源之间的资源共享、互联互动、合作共赢的机制,激发服务平台网络的整体活力。

  三是整合、构建和运营全区服务平台网络系统和呼叫服务的总节点。借助较强的技术力量,承担全区在线服务和呼叫服务系统、全区服务平台网络运营管理系统和共享数据资源中心的建设、运行和维护工作,为全区中小企业服务平台网络建设提供必需的信息渠道和基础环境。

  (二)窗口服务平台定位

  一是构建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的重要节点。在具有条件的地州(市)、重点产业集群中建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拥有独立服务场所、服务仪器设备、服务能力和具体服务内容的实体性服务平台。在自治区服务平台的统筹引导下,形成于自治区平台相互呼应、互为联通的格局,共同构成全区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整体网络构架。

  二是成为本地区中小企业提供公益性服务的重要载体。立足重点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现状,面向本地区和重点产业集群,通过现场咨询、对接推荐、事务代理、在线与呼叫应答等服务,为中小企业提供研发设计、检验检测、新技术推广、产学研合作、创业辅导、人员培训、管理咨询、融资担保等直接服务。

  三、建设工作重点

  (一)夯实服务平台基础设施建设

  各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必须以实体的服务场地为载体,根据中小企业的实际需求,充分利用现有基础条件,通过新建、改造等方式打造服务场所,购置必要的仪器设备提升服务质量,创造良好的硬件服务环境。区服务平台要着力打造自治区中小企业服务基地,做到完善局部,功能分片,立体多元。各窗口服务平台的服务场地应设置在中小企业聚集区或具有地理位置优势的区域,便于中小企业寻求服务。

  (二)完善提升平台服务功能

  打造区服务平台枢纽功能,完善相关制度建设,实行服务标准、服务流程、服务功能、服务收费和服务办理时限“五公开”,做到服务指南、咨询热线、信息服务网站、服务标准、服务产品资源库、服务专家团队的“六统一”,建立健全服务质量、服务客户回访、服务评价等管理制度,搭建与社会服务资源的合作桥梁,根据市场需求提供优质服务,培育服务品牌。窗口服务平台要以受理企业诉求、提供直接服务为出发点,根据中小企业服务需求提供研发设计、检验检测、新技术推广、产学研合作、创业辅导、人员培训、管理咨询、融资担保等直接服务。

  (三)加强服务资源聚集统筹

  区服务平台和窗口服务平台要统筹政策、服务资源以及行业、产品、市场等各类信息,强化服务平台的资源统筹功能,优化服务资源配置,建立区服务平台与窗口服务平台、窗口服务平台之间、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与社会化服务资源联通互动的有效途径,合理有效地引导和调动社会服务资源,促进服务供需的有效对接,形成公益性服务与专业服务资源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满足中小企业的个性服务需求。

  (四)强化互联互通服务协同

  技术上,区服务平台通过建设本地区在线服务和呼叫服务系统、全区服务平台网络运营管理系统、共享数据资源中心等,构建全区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内部实现互联互通和协同响应的通道,并带动窗口服务平台应积极利用这一通道寻求外部优质资源的服务。机制上,区服务平台要牵头建立与窗口服务平台的合作机制,采用签订服务协议、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成立中小企业服务联盟、开展多元化服务活动等形式,丰富合作内容,固化合作模式,形成合力共同解决中小企业的服务需求。

  (五)注重服务水平优化提升

  区服务平台和窗口服务平台应建立高素质的专业服务队伍,优化专业人员配置。积极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进行广泛合作,开展并强化服务专家队伍的建设工作。建立健全科学的内部管理制度、运营机制,统一服务规范,明确服务流程,规范服务行为,建立质量标准,使服务活动公开、透明、务实、高效。增强服务、市场和品牌意识,培育服务品牌,打造行业标杆,引领全区中小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向更齐层次、更宽覆盖、更高水平发展。

  (六)注重培育可持续发展能力

  指导服务平台在满足中小企业公共服务需求的同时,开发有市场需求的特色专业服务产品,组织服务资源,开拓服务市场,挖掘服务客户,用市场化服务覆盖公共服务成本,建立有利于服务平台可持续发展的运营模式。

  四、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自治区成立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建设领导小组,由自治区经信委党组书记、主任胡开江同志任领导小组组长,自治区经信委副主任(厅长级)周超、财政厅总经济师牛立新分别任领导小组副组长。下设办公室设在经信委企业处,负责与国家、自治区有关部门衔接落实项目分年度建设计划。自治区枢纽平台负责与各“窗口”服务平台联系,研究优化技术路线与技术方案。相关地州(市)、县经信委、各“窗口”服务平台要提高对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建立相应的组织与推进机构,成立项目实施领导小组,落实项目建设目标责任制,切实采取有效措施推进平台网络建设工作。

  (二)制定政策,加大扶持

  自治区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建设项目领导小组将制定《自治区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建设项目管理办法》、《自治区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窗口服务平台指南》等相关政策,落实相关工作措施,为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建设提供政策保障。自治区相关专项资金将向服务平台网络建设项目倾斜,重点通过对国家资金配套、服务平台补助、购买服务等方式给予支持,增强服务平台后续发展的能力。鼓励各窗口服务平台所在的地州市安排专项资金进行配套支持,保证窗口服务平台建设的顺利推进。

  (三)认真落实,确保进度

  各级经信委、各“窗口”服务平台要认真做好项目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履行好项目的核准、备案和审批等手续,按照自治区批准的项目建设实施方案,落实项目建设所需场地与相关设施,确保建设进度与工程质量,按计划时间与自治区服务平台实现互联互通。发挥各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的引导作用,带动社会资金投入,确保自治区服务平台和各“窗口”服务平台正常稳定运行。

  (四)跟踪指导,动态管理

  各级经信委要牵头加强对窗口服务平台日常运作的指导和监测,引导窗口服务平台规范发展,及时跟踪了解窗口服务平台建设运营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平台建设面临的问题。建立服务情况报表制度,各地经信委要按季度收集和整理窗口服务平台运营情况并及时上报。自治区平台网络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建立对服务平台的绩效考核机制,实行滚动发展,定期依据服务平台的内部建设、服务业绩、服务质量和水平进行考评,动态管理,适当实行优胜劣汰,保证服务平台网络项目的整体质量。

  (五)加强交流,扩大宣传

  通过召开平台网络建设座谈会、研讨会和经验交流会,加强各经信委、各“窗口”服务平台的沟通与交流,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水平、业务素质和服务能力。引导“窗口”服务平台针对企业需求提供差别化服务,以优质低价的服务赢得企业的信任,逐步形成较为稳定的企业服务群体。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加大宣传力度,培育示范机构,打造服务品牌,形成有利于平台网络加快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

  自治区经信委                自治区财政厅

  2013年12月2日

  

分享到: 收藏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