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关于抓好30个重点产业园区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
创建时间:2013.4.23 16:27:0
黔经信园区〔2013〕14号
各市(州)经信管理部门:
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集中打造“5个100工程”的重大决策部署,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关于抓好“贵州省100个产业园区成长工程”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快推进全省产业园区重点突破、示范带动,现就抓好30个重点园区建设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强化目标控制
(一)强化增比进位。“十二五”末,力争建成1000亿级园区2个以上,500亿级园区5个以上;30个重点园区工业增加值占全省园区的比重达50%以上,形成强有力的示范带动和支撑作用。
(二)强化动态管理。2013年,在既定27个重点园区的基础上,按条件成熟度从其他园区中筛选3个园区纳入重点范围。从2014年开始,每年滚动筛选30个重点园区,予以倾斜支持。
二、集中资金支持
(三)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每年从省级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专项资金中,切块设立园区发展专项资金并安排80%以上,用于重点园区路、水、电、气等基础设施建设,重点补助标准厂房建设,“十二五”末新建成标准厂房1000万平方米以上。
(四)支持重点产业发展。每年从省级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专项资金安排30%以上,倾斜支持重点园区入园企业技术改造、技术创新、信息化、中小企业发展等项目,鼓励产业向园区集聚。“十二五”末,重点园区工业总产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35%以上。
(五)支持园区绿色发展。每年从省级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专项资金安排5000万元以上,支持一批节能降耗和资源综合利用项目,鼓励酒糟、赤泥、磷石膏等大宗固体废弃物利用。
(六)支持园区分类突破。按园区规模和发展潜力,给予相应支持。优先支持小孟工业园、仁怀-习水名酒工业园,尽快打造1000亿级龙头园区。重点支持贵安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园建设,尽快打造国家级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产业基地。
三、加强保障服务
(七)加强要素保障。组织开展园区“十二五”规划中期评估,促进总体规划与控制性详细规划、产业发展规划无缝对接。加强监测调控,优先保障园区煤电油运要素。加强横向联动,协调解决土地、财税、金融、环保等瓶颈问题。
(八)加强创新驱动。每年支持入园企业申报省级企业技术中心5个以上,夯实园区研发平台基础;每年组织教授、博士入园活动2次以上,破解一批技术难题;每年开展园区专题培训2次以上,提高园区人才队伍素质。
四、完善工作机制
(九)完善领导机制。省经济和信息化委成立重点产业园区发展领导小组,各市(州)和30个重点园区也要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协调解决园区建设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十)完善联动机制。省、市、县、园区层层签定责任书,落实工作目标责任,构建省级倾斜支持、市县配套扶持、园区致力发展的多级联动机制,形成园区加快发展、增比进位的整体合力。
(十一)完善考核机制。按照《贵州省“511”示范培育园区考核评价办法》,对30个重点园区实行年度考核,考核结果与支持力度挂钩。对排名后3位的园区,实行末位淘汰,下年度不再支持;对考核合格和新增的3个园区,下年度给予相应支持;对突破1000亿元、500亿元规模的园区,下年度分别按每年3000万元、1000万元给予奖励。
附件:贵州省2013年30个重点园区名单
贵州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13年4月19日
附件
贵州省2013年30个重点园区名单
一、千亿级示范培育园区(4个)
贵阳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小孟工业园区
遵义市仁怀—习水名酒工业园区
黔南州瓮安县—福泉磷煤电一体化循环经济工业园区
贵安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园区
二、百亿级特色产业示范培育园区(10个)
贵阳市息烽县工业园区
贵阳市开阳县工业园区
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麦架—沙文产业园区(含白云区铝及铝加工基地)
遵义市汇川机电制造工业园区
遵义市桐梓煤电化循环经济工业园区
遵义市南部工业集聚区(湘江、和平、苟江)
安顺市民用航空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
六盘水市水城县董地工业园区(含老鹰山)
黔西南州兴义市清水河—郑鲁万产业园区
铜仁市大龙经济开发区(含玉屏县承接转移产业园区)
三、民营经济(中小企业)示范培育园区(8个)
贵阳市南明龙洞堡食品工业园区
遵义市湄潭绿色食品工业园区
黔南州惠水长田工业园区
黔南州龙里工业园区
黔南州独山麻尾工业园区
黔东南州岑巩工业园区
毕节市金沙产业园区
黔东南州丹寨县金钟工业园区
四、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5个)
毕节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黔东南州炉山-碧波工业园区
六盘水市红桥新区(钟山经济开发区)
安顺市黎阳高新夏云工业园区
贵阳市清镇铝煤生态工业基地
五、其他产业园区(2个)
从以下条件相对成熟的9个产业园区中筛选:贵阳市乌当医药食品工业园区、贵阳市高新信息产业园区、六盘水市钟山区水月工业园区、六盘水市两河产业新区、六盘水市盘北鸡场坪(柏果)工业园区、铜仁市松桃工业园区、毕节市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毕节市黔西县循环经济产业园区。
六、千亿级后备培育园区(1个)
根据园区建设条件成熟度情况,将毕节市织金新型能源化工基地作为千亿级园区的后备培育园区进行扶持。
“511”考评.rar
“511”增比进位办法.r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