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省政府分管负责同志推进交通重点项目建设做法的通知

发布日期:2013-05-13    浏览次数:5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经济工作项目化、项目工作责任化,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各地、各有关部门在推动项目建设中采取了许多好的做法,对经济社会持续健康较快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推动重大项目建设,省政府建立了分管负责同志联系推进重点项目制度,面对面、点对点地支持服务。根据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指示精神,现将《省政府分管负责同志推进交通重点项目建设做法》印发给你们,请学习、借鉴和推广。

  各市县政府、各有关部门也要相应建立分管负责同志联系推进重点项目的制度,落实工作责任,加强协调调度,切实发挥牵头抓总的作用,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为全省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3年5月13日

  

 

省政府分管负责同志推进

交通重点项目建设做法

 

  去年以来,在省政府分管负责同志的推动下,我省坚持前期准备、集中调度、责任落实、督查考核、要素支撑“五步联动”,加快推进交通重点项目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省政府调度的94项交通重点项目前期工作,按时完成78项,完成率83%。其中,望东长江大桥建设和芜湖长江二桥、池州长江大桥前期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济祁高速公路压矿等难题得到妥善解决,停工7年之久的铜陵—南陵—宣城高速公路全线恢复建设,因路权纠纷多年得不到维修的合肥至淮南、合肥至六安等重要干道全面开始改造。在交通重点项目建设的带动下,2012年全省完成交通投资389.6亿元,比上年增长30.7%。今年1—4月份,全省完成交通投资124.3亿元,同比增长141.7%。

  省政府分管负责同志推进交通重点项目建设的具体做法是:

  一、前期充分准备是基础。为有针对性地做好项目调度工作,围绕年度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目标任务,省交通运输厅排出需要省政府调度的重点项目清单,认真研究,深入分析,梳理出每个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制约要素,提出加快推进的有效方案,提交省政府研究协调,同时,主动与相关地方政府和省直部门沟通协商,为省政府调度决策做好准备。

  二、集中有效调度是重点。去年下半年以来,省政府分管负责同志先后主持召开6次调度会议、7次专题会议,涉及项目推进的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和建设单位负责人参加,集中调度所有重点项目,逐个研究,明确要求,细化措施。会上,通过集思广益,充分论证,共同协商,当场协调解决影响项目建设的困难和问题,明确每个重点项目前期工作关键环节、开工建设、建成运行的时间节点及责任单位,并形成会议纪要,责任可溯。

  三、责任落实到位是核心。按照经济工作项目化、项目工作责任化的要求,对每个重点项目推进中的关键环节,确定地方政府、省有关部门、建设单位责任。市县政府负责落实征地、拆迁、安置和稳定等工作,交通运输、发展改革、财政、国土资源、住房城乡建设、环保、水利、林业、国资管理等相关部门负责项目规划、立项、筹资、用地、环评、报批以及考核等工作,业主单位负责项目融资、建设等工作,各单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变“要我做”为“我要做”,大大提高了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的强大合力。

  四、严格督查考核是关键。对调度会议议定的事项,特别是项目关键环节的时间节点要求,盯紧压实,一抓到底,抓出成效。根据调度会议纪要,省交通运输厅每月对重点项目建设进展情况以及各市县政府、省有关部门、建设单位的责任落实情况,进行督查考核,将结果报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并通报各地,表扬先进,鞭策落后,增强各单位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对协调不力、进展缓慢的部门和市,省政府分管负责同志还分别给部门主要负责人和市委书记、市长写信,引起重视,推动项目加快进度。

  五、要素支撑有力是保障。针对制约项目推进的资金和土地两个重要因素,加强与交通运输部、国土资源部的衔接沟通,努力将我省重点项目挤入国家盘子,争取更多的资金和土地指标支持。省政府通过清产核资、资产重组、注资等多种途径,两大高速公司的净资产增值292亿元,有效降低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创新融资手段,提高再融资能力,降低融资成本(预计今年同比可减少利息支出10亿元以上),同时通过优化项目设计,规范招投标管理,推广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有效降低了建设成本。省政府还支持各市分别成立交通投资公司,提高融资能力,有效破解市级交通重点项目筹资难问题。截至今年3月底,16个市交通投资公司已组建完成,到位注册资本金189亿元,各市交通投资公司已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签订了416.5亿元的中长期战略合作意向协议。这些举措得到了交通运输部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今年3月,交通运输部在我省召开了现场会,向全国推广我省的经验和做法。

分享到: 收藏本文